× 快速导航
新闻资讯
分类
CQ9电子物业实训总结合集12篇
发布日期:2023-05-11 20:00:19

  本次苏宁实训是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旨在增强学生对物流活动、物流的流程和物流的发展现状有感性认识;并通过实训,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能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找出自己学习的差距,锻炼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将来的工作打好的基础。

  南京苏宁物流基地位于雨花现代综合物流园,集苏宁电器服务总部、物流配送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客服呼叫中心、培训中心及全国性数据中心于一体,是苏宁电器第三代综合性物流基地,占地面积350亩。

  自2009年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以来,我国明确了物流是各产业跟国内外市场相连的重要载体,振兴物流产业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十二五”规划将发展物流产业链作为国民经济十大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级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不断提高,物流业务主体发展迅猛,物流行业要求从业人员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物流业务管理能力和设施设备的操作能力,具有独立处理业务的工作能力。中职教学必须紧跟社会需求,通过场景模拟和动手操作来强化学生对关键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而物流实训中心作为专业教学平台,如何有效搭建,决定着物流人才的素质水平。我校从2009年底开始规划建设物流实训场,至今已投资200多万建成物流综合实训中心,配有物流沙盘模型、仓储实训区、生产物流实训区、销售物流实训区、RFID实训区、电子标签拣货实训区、物流软件实训区、多媒体教学区和室外叉车训练场,实训区域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

  以《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物流专业实训中心建设参考方案》为指导,结合本地区企业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突出“做中学、学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按照培养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设置专业技能课程。创设与企业相近的情境,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施一体化教学,提高专业教学水平。让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了解和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系统性是指在进行设备配置时要系统考虑整个物流链的流程,在设备型号、数量、控制等方面合理配置,消除“瓶颈”。我校的物流实训中心基于对供应链各节点模拟,如货物供应商、仓储与配送中心、超市(物流)总部、连锁经营超市、零售门店、国际货代与国际物流等,从而实现从零售门店向超市(物流)总部发出采购信息,超市(物流)总部进行信息汇总,由总部的业务部门向供应商采购,并由总部的财务管理部门向供应商结算,供应商向总部的仓储中心供货,最终由仓储配送中心负责入库及自动分拣出库、配送并运输到各超市门店等终端,模拟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在这一模拟的供应链上,配备一系列现代物流设施,如设置供应商、批发配销公司、物流总部、仓储配送中心及连锁零售门店(现代与传统超市)、国际货代与国际物流等岗位,配备手持RF数据采集终端、生产装配流水线、各类货架、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托盘与叉车、条码系统、RFID系统、包装环节、物流沙盘等,它们各自独立,又互为联系,既能实现学生分岗位训练的需求,又能从系统的角度掌握供应链管理流程。这充分体现了传统的物流运行过程通过信息化实现现代化管理和作业自动化这一现代物流的时代特征,在学校实验室内营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于一体的实验教学环境。

  先进性原则是指在总体设计、关键技术、作业手段等方面要着眼于物流发展的前沿,选用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和设备,对于关键技术及软件系统开发平台等,要求充分考虑时代的发展,选用目前较为先进的开发软件,并具有升级、CQ9电子换代的功能。结合广东中职学生技能竞赛的技术要求,我校选择了与在物流企业经营、物流咨询、物流教学等方面工作均具有丰富经验的物流公司进行合作,配置了实时供应链管理平台、仓储管理系统教学软件(WMS)、物流单证制作系统、国际货代报关与国际贸易结算管理信息系统、分销连锁软件等。另外考虑到RFID技术将广泛应用到物联网的建设中,我们还建立了一个RFID实训区。

  配套性原则是指在设备选型及设备各部件的型号、生产厂家的选择上必须统筹考虑,以确保相互匹配,工作可靠,避免因选型不当造成设备故障率升高或工作过程无法对接的现象发生。如何保障前后配套,这是我们在整个实训中心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因为资金不足,整个中心的建立需要分期规划,每一期都需要进行政府招标,结果每一期都由不同的公司中了标,打乱了我们原先的规划,一部分链接软件需要重复配置,造成了资金的浪费。这是必须要提醒各位同行注意的,必须要选好合作公司,并保证整个实训中心的核心建设是由一个公司来完成。

  在总体设计、设备配置等方面必须紧密结合专业方向课程开设,满足课程实训的需要。实训区的建立,必须要在课程教学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投入,我们首先搞好物流专业课程的实训项目规划,以省物流技能竞赛项目为突破口。目前,物流专业的专项实训有进出库作业(现代物流中心作业)、物流单证制作、叉车技能项目、销售实训、仓储实训、打包与封装实训、物流设备应用实训等。

  在满足作业需求的前提下,以实现系统综合效率最高为目标,优先选择同类型中最适合的产品。很多学校的物流实训中心,动辄投入上千万,对于我们这些资金不足的学校来说,经济适用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利用有限建设资金,开发出尽量多的贴近企业需求实际的实训项目,让学生尽量多地得到动手的机会是我们要花心思考虑的。如在建立仓储区时,要不要投入大笔资金建立自动化立体仓库,我们进行了企业调研,发现在我们周边的一些物流企业,采用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的很少,仓库作业靠的还是人驾驶叉车上下货,所以我们放弃了建立自动化立体仓库,转而加大叉车技能的培训,节约了大笔资金。

  围绕工学结合课程体系,采用一体化模块化的教学模式,满足校内学生实践教学,承担教师技能培训。创设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师生在学习中学会工作,在工作中实现学习。

  实训中心要立足学校,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各类岗前、再就业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可承担中级工和高级工鉴定任务,成为职业资格认证中心。我校现已成为新会地区叉车技能资格证的考点,并作为仓管员、收银员、跟单员等项目的劳动力转移培训点。

  实训中心的建设要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实训内容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与企业合作共建,实现资源共享。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主动加入企业生产活动,实现产教结合。

  在实训过程中渗透环保理念,以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减少资源浪费,增强环保意识教育,培养资源循环利用的思维,减少成本支出。

  实训中心的建成,将有助于我校按照《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更好地规划实施校内的专业课程实训,我们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方式为:认识实习+课程项目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其中,第一学年完成物流设备认识实训、物流运作流程认识实训等认识性物流实训课程,包括企业参观、社会调研和专题讲座。第二学年完成模块化仿真教学,按整体化的课程设计与一体化教学的实训要求,分成仓储作业、运输作业实务、配送作业实务、打包与加工、国际物流实务、物流信息技术等6个主要模块进行仿真式的实训。第三学年按企业要求完成学生特种车辆驾驶、物流综合实训等上岗前培训,综合实训按照专业岗位的综合能力确定实训项目和内容,并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2. 教学实训区。按模块化课程配置物流沙盘模型、仓储实训区、生产物流实训区、销售物流实训区、RFID实训区、电子标签拣货实训区、物流软件实训区、多媒体教学区和室外叉车训练场。

  本文是以广东工商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课程内容,实训方法以及实训效果评价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该课程的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1.1课堂教学过多,技能实训较少。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共计108个课时,是所有课程中课时数最多的一门科目,其中理论课时68个,实训课时40个。教材选用的是宋文官主编的《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第二版)教材。课程的内容包括仓储业务基本知识、库房规划、储位管理、入库作业、在库作业、流通加工作业、补货作业、出库作业、退货作业及配送作业等相关理论知识。

  根据课程要求,所有的实训应该都在实训室完成,实训的内容包括现场操作、实训软件上机操作等内容。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教师实训技能不足以及学校实训设备短缺的影响,导致大部分的实训内容只能在课堂上完成,实训的项目也都更改为库区规划,仓库相关作业的合同拟定,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学生的现场技能培训力度不高。

  1.2学生的参与度不强,物流实训质量有待提高。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作为一门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核心课程,需要同学对库区的所有岗位都具有较深刻的认知。由于实训教材要求与学校的实训设备的现状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教师对物流相关实训自编教材也未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实训大纲流于形式,因此,实训课程一直是很多学校的薄弱环节,也是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重要原因。

  1.3课程实训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不相匹配。本课程的实训安排主要是采用课本的理论知识进行照本宣科的课堂操作,而对企业的实际要求接触不深,特别是企业物流操作的流程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实训的内容更单一和教条化、理想化,当学生面对企业复杂的业务流程,以及多样化的工作环境中,对物流技能的应用缺乏应变能力。

  2高职院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2.1实训以企业岗位技能培养需求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物流公司、制造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作为参考对象设置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总课时108课时,理论总课时为36课时,实训总课时为72课时,其中,可开设8课时用于校企合作单位参观,40课时进行课程项目实训,24课时进行综合实训。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均以参观企业实际案例作为教学素材,教师需要定期进行到企业调研,提交调研报告和教学大纲。

  2.2细化考核指标,以企业绩效考核为参考依据。教学过程融入企业案例,制定以操作技能加流程管理为核心考核内容,例如易碎产品应该如何出入库及储位选择,重货和泡货应该如何摆放,岗位设置和操作流程应如何设置和优化。需要通过小组操作实训,根据操作时间、完成质量,团队协作和流程合理性进行量化考核,并提交管理报告,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3以企业招聘和物流技能竞赛选拔为激励机制。该课程的实训分数达到一定水平,将可以获得优先推荐以及企业优先录用的机会;其次,将其作为参加物流技能竞赛的选拨来源,年级实训成绩在前6名的团队,才有资格进行第二轮的竞赛选拔,最后在该6组团队进行二次培训,择优选拔。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该模式需要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紧密协作,共同参与,不断创新,才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

  [1]严雪怡.试论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区别[J].机械职业教育,2001(2):3-5.

  中铁铁龙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铁龙物流公司”)是一家以铁路运输、特箱物流、房地产开发为主要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铁龙物流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主要有特种集装箱物流、铁路货运与临港物流、房地产开发等三大业务。

  (1)学历构成,从铁龙物流公司员工的学历来看,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126人,拥有大学本科学历者646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近40%;拥有大专学历者754人,占员工总数的38.1%;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455人,占员工总数的23.0%。

  (2)年龄构成,从员工年龄来看,目前,55岁及以上员工201人,45~54岁者467人,35~44岁者562人,25~34岁者502人,25岁以下的为249人,分别占员工总数的10.1%、23.6%、28.4%、25.3%、12.6%。40岁以上员工共有1495人,占铁龙物流公司员工总数的75%左右,员工平均年龄38.6岁,总体来说略显偏高。

  (3)职称构成,从员工的职称级别来看,铁龙物流公司员工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95人,占总人数的14.4%;中级(含助级)职称者451人,占总人数的22.7%;初级职称者605人,占总人数的30.6%。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较高,接近55%,这与公司员工的年龄偏大有一定关系。

  (4)岗位构成,按照员工的岗位分工,铁龙物流公司从事经营管理的人员有218名,从事市场营销的人员有562人,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员有193人,从事生产操作的人员有765人,分别占全体员工总数的11.0%、28.4%、9.7%、38.6%。

  铁龙物流公司根据员工岗位评价结果建立了不同的岗位职等分类。针对不同岗位,公司主要采取了三种薪酬类别:年薪制、岗位绩效工资制和协议工资制。

  ①薪酬考评委员会。薪酬考评会议在考评管理上的职责为:议定公司总体考评方案、决定公司的总体绩效目标、决定总部各职能部门和各分公司年度业绩合同内容、考评投诉的最终裁定及考评方面其他重要事项。②考评领导小组。考评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负责组织公司具体的考评工作、负责中层管理人员(包括总部部门经理和分公司负责人)季度及年度考评的评定(通过述职会议进行)、最终考评结果的审定、考评投诉的初步调查。③人力资源部。④总公司部门经理以及分、子公司负责人。

  ①考评周期。考评为季度考评和年度考评。②考评维度。考评维度包括业绩、周边绩效和能力。每一个考评维度由相应的测评指标组成,对不同的考评对象采用不同的考评维度、不同的测评指标。

  (1)年度培训计划。年度培训计划的制订方法及步骤如下:首先收集信息,使用培训需求认知表、胜任力特征认知表;其次汇总、分析培训信息,进行情况说明;再次要依据培训调研,确定培训内容;最后根据选定的培训内容,制订年度培训计划。

  (2)培训实施计划。培训实施计划包括以下内容的确认:培训时间、地点、责任人,培训主题、大纲、教材、课程表,培训师、参训人员名单,培训方式、教学器材,培训预算及各项费用的使用明细说明,计划文字报告说明等。

  铁龙物流公司薪酬制度缺少灵活性,受铁路系统“国有企业大平均”思想影响,员工工资涨幅存在平均主义现象,难以真正体现员工的学识状况、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致使员工薪酬更多地成为保障因素,起不到激励作用。

  铁龙物流公司中,年龄大、资格老的员工占很大一部分。另外,在公司绩效考评设计中,对员工绩效考评的标准规定较为笼统和模糊,被考核者无法得到客观的考核结果,不能正确反映其“绩效表现怎么样”或“绩效达到了何种水平”。

  目前,铁龙物流公司在临港物流方面,人才分布不均衡、人才知识老化,缺乏与国内同类企业不分伯仲的经营决策和技术人才。

  铁龙物流公司虽然做了培训计划,却没有针对性,没有对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导致后期的培训效果缺乏实际效应,引不起参训人员的兴趣,培训从一开始就偏离了目标。

  企业管理者和职能部门要充分理解激励的重要性,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增强员工的权责意识、创造价值意识和收入风险意识有重要作用,对员工将自身价值实现与企业发展命运结合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鉴于上文分析,铁龙物流公司必须对其激励机制进行相应改进,才能达到适应并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的效果。铁龙物流公司应实行“三公”管理,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坚决贯彻公正、公开和公平。

  薪酬作为价值分配的形式之一,应该遵循竞争性、激励性、公平性和经济性的原则。

  ①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季度绩效奖金部分。岗位绩效工资中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福利按月发放,不与考评结果挂钩;季度绩效奖金实行部门季度奖金内部“二次”分配,与部门及个人季度考评结果挂钩,按季度发放。②年终奖、福利部分。年终奖与部门及个人年度考评结果挂钩,按年度计算,当年按考评系数1.0兑现,在年度考评完成后,按实际考评结果予以补差。

  铁龙物流公司要调整公司总部对二级分、子公司的工资总额的清算方式。调整清算政策,可以有效调动分、子公司的经营积极性,为公司经营规模的大幅度提升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铁龙物流公司绩效考评指标的设立要做到可控性、关键性、挑战性、一致性和民主性的要求。

  关键业绩指标分值计算公式为:KPI完成分值=KPI完成值÷KPI目标值×100。

  成就与认可激励能促使员工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激励其完成更多工作任务和达到更高目标。

  荣誉激励体现了公司对员工出色的贡献及劳动态度的奖励与认可,为了让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员工都有可能受到荣誉激励,铁龙物流公司尽量采取多种方式,如:会议公开表彰、发给荣誉证书、进行宣传报道、旅游疗养、外出培训进修等。

  情感激励包括非语言的情感激励和言语的情感激励,涉及的要素有信任、支持、爱护、关心、友情、鼓励、冷漠、斥责、批评等。

  ①拓展员工培训方式。公司可以与上海交通大学大连培训辅导站、东北财经大学MBA学院等院校联系,外聘培训师对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互动式培训,针对受训人员的职务特点,选择《目标管理》、《跨部门沟通》等培训课程。还可与大连交通大学中日友好培训中心联合举办培训班,使新入职员工对公司业务概况和管理概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②加强实施与督导。铁龙物流公司加强实施过程的控制,实行责任人管理办法。每一次培训须设一名责任人,负责对培训实施全过程进行管理。签到考勤管理办法,培训人员签到考勤由培训班责任人负责,参训人员应保证培训的出勤情况。同时,培训班责任人要对整个培训实施过程做好培训记录。

  ①拓宽专业技术人员考评聘渠道。为逐步建立一支门类齐全、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干部队伍,铁龙物流公司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专业技术人才晋升打开通道。

  ①导师指导制度。由公司中富有经验的、生产率较高的资深员工担任导师对员工进行开发,导师负有指导开发经验不足的员工的责任。

  为了帮助新员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并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提高,促进公司和个人的发展,同时保证公司对员工职业生涯指导政策得到贯彻和落实,铁龙物流公司可以推行职业辅导人制度。

  铁龙物流公司为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必须结合经营生产实际,着眼未来发展,积极推进管控制度建设,推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铁龙物流公司要在全面推行新管控制度的基础上,扎实有效地推进人力资源各项基础工作的管理,确保各项基础管理资料齐全、管理有序。

  跨部门沟通有一个明显障碍是企业缺乏鼓励沟通的氛围。要打造一个优秀的团队,各部门之间应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员工激励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提高企业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要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护理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要求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好习惯,具备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

  病原微生物学是护理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临床医学中感染性疾病密切联系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检测方法以及相关感染性疾病防治措施。实训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病原微生物学实训课不仅是学生了解和掌握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的一个学习过程,同时也是锻炼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护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实训课,可以更好的掌握病原微生物的“形”,对病原微生物具备感性的认识,在理解和巩固微生物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微生物的研究方法和实训基本技能。增强无菌观念,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因此,开展好病原微生物学实训教学对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病原微生物学实训课主要以细菌学为主,其系统性不强,内容零散繁多,例如:细菌形态和结构的观察、革兰氏染色、培养基制备、细菌接种、消毒灭菌、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等。各试验之间相对独立,似乎都没有直接的联系,学生对这样的实训不易感兴趣,不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传统的病原微生物学实训教学模式为:课前预习—课堂实训—提交实训报告—教师评阅。先由教师向学生介绍实训原理、方法,以示教为主,然后,学生被动地按照要求去做,往往是用已知的标准菌株来验证理论,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忽视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主体的学生在这种旧的教学模式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常出现学生不重视预习、实训时不动手、课后不认真总结,抄袭实训报告、有些学生在微生物实训课上,无菌观念不强,取菌液时滴在实训台上也不消毒,工作服随意放置,上完实训课不消毒洗手就直接到食堂吃饭,对实训室的生物安全重视不够等不良现象。

  针对当前的情况来看,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实训教学活动的主体,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护士职业岗位的要求,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院病原微生物学课程组开展了基于护理职业岗位的细菌学综合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从病原生物学实训中较为散乱的细菌学各论入手,把细菌学总论及各论的实训内容有机地合为一体,将以往总论教学中“细菌形态观察、革兰染色法、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接种与人工培养、细菌生化反应、细菌生长现象的观察、药物敏感试验、消毒灭菌”等实训与各论中“化脓性球菌及肠道杆菌的分离鉴定”实训项目重新整合为两个实用性强的综合性实训项目,改为“临床标本病原性细菌的分离鉴定”和“环境中细菌的分布调查与消毒灭菌”。更方便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微生物学基本的实训技能。

  教师针对某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和防治给出典型的临床病例,如皮肤的化脓性感染、感染性腹泻、败血症等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学生可选择感兴趣的病例以小组为单位,从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培养基的制备、微生物分离培养开始对所分离到的微生物进行形态、生化、及毒力方面的鉴定,测定所分离到的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要求学生自己准备,自己操作,自己总结,自己分析。实训全过程教师只作引导,由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训围绕病例进行,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加强与临床的紧密联系,缩短基础与临床之间的距离,为学生以后临床学科的学习和从事临床工作打好基础。

  老师带领学生做关于手、实验室地面、桌面和空气中细菌的调查,在采取各种消毒措施后进行对比,验证消毒灭菌的效果和影响因素。通过实训,使同学们认识到细菌无处不在,加强学生的无菌操作观念。

  实训结束后,学生还要完成详尽的实验报告,包括实训设计方案、实训操作程序、实训材料及预期的实训结果、正式实训的实施步骤、实训结果的观察和记录、对实训结果的整理和分析等。实训报告的撰写也可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为将来科技论文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综合性实训项目中,始终注重强化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如显微镜油镜的正确使用、接种针的使用、细菌的培养法、各种无菌操作方法等基本操作技能。

  通过综合性实践教学,可使学生把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与技术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帮助学生完善护理职业素质所要求的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从事护理工作的使命感、责任心,全面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1]王丽华.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全科护理,2009,7(10):925-927.

  中国的物业管理行业始于80年代初的经济特区深圳,发展至今有700多万从业人员和10万余家企业,队伍庞大,素质参差不齐。而目前物业行业科技含量在提升,物业服务产业链条在延伸,物业服务外拓,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业主的服务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行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培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培训不仅能帮助物业企业的员工增强对企业的认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满足该,更能够帮助物业企业改善绩效,以此来增加竞争优势。本文通过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相关理论,以X物业管理公司的培训现状为例,分析企业的培训现状及需求,探究企业在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构建新的培训模式,来帮助企业提高培训质量,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1.X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概况本文所引用案例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X物业管理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金600万元,具有物业管理行业国家二级资质。公司的组织机构为董事会下设分为总部和项目部,其中总部包括财务部、综合管理部、客户服务部、秩序部、保洁部、品质部等职能部门,为各个项目部提供管理、服务和监督。项目部的构成则以住宅或写字楼等物业独立单位为节点进行设置。2.X物业管理公司人力资源现状目前,X物业管理公司有员工412人,根据组织架构的设置以及岗位结构的不同,公司将员工分为管理人员和非管理人员(一线员工),其中,管理人员是指部门或项目主管以上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书记、副总经理、项目经理、部门经理、部门主管等;分管理人员是指班长及以下员工,包括客服员、工程维修员、秩序维护员、环卫工、绿化工和零工等。非管理人员占总公司人数的80%,是公司人员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历结构方面,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9人,大专学历87人,高中及以下学历314人。而一线人员里,除了客服部有大专学历人员外,均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公司整体的学历层次不高,而大专以上的人员中仅1人为物业管理本专业学历。在人员流动率方面,由于秩序维护员、环卫工等一线基层员工的离职成本低等因素的存在,导致X物业管理公司的非管理人员的流动非常频繁,2016年度公司非管理人员入职143人,离职97人,离职率为23.5%,人员流动总量的流动率高达58.3%,这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甚至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1.培训规划不规范X物业管理公司会在每年年末对下一年年度进行培训规划,培训规划的内容中虽然有培训的目的,但缺乏培训的目标,也就是说公司的培训规划中仅说明了员工为什么要进行培训而没有明确员工培训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另外,培训规划的制定者为客服部、秩序部等职能部门经理,但是如果培训教师的知识或教学水平受限,会对培训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很难达到理想的培训目标。2.培训体系不健全首先,X物业管理公司将培训的管理设置在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门分设了行政和人事专员,培训管理基本有人事专员进行兼职负责,而人事专员同时要兼顾招聘、薪酬、劳动关系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培训管理中,更无法贯彻落实完整的培训体系,尤其影响X物业管理公司新入职的基层员工的稳定性。其次,X物业管理公司的培训方式相对单一,基于成本的考虑X物业管理公司的培训方式主要用内部授课、影像播放、实操演练三种方式,而很少进行外聘专家授课、外出考察与进修的培训。这就导致公司培训的效果达不到期望状态,影响员工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影响公司的发展。3.培训缺乏有效的监管X物业管理公司的培训监管部门为总部的品质管理部,负责日常监督和定期将各部门检查结果汇总并书面报公司领导。对管理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跟踪验证。但是,由于公司管理的项目部地理位置较为分散,品质管理部对每个项目的检查精力和范围都受到限制,导致公司对培训效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掌控,更无法预测到培训后期的具体效果,更是无法做到根据培训的效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4.培训效果评估不彻底员工培训的效果评估是公司培训的最后也是很重要的阶段。通过培训效果评估,可以知道公司对员工的培训是否达到预期,培训规划的实施是否适合公司,以及为之后的培训需求分析、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美国培训专家柯克帕特里克提出培训成果划分为四个层级:第一层是反应评估层,即受训者对培训的满意度;第二层是学习评估层,即受训者在知识、技能、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学习收获;第三层是行为评估层,即受训者在工作过程中态度、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改进;第四层是结果评估层,即受训者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生产经营或技术管理方面的业绩。而X物业管理公司仅仅停留在反应评估、学习评估上面,较多的采用问卷调查法、笔试法、模拟练习法等在课程进行或结束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没有将培训评估落实到行为评估、效果评估上,无法获得培训带来的长期效果,从而影响培训工作的效率。

  1.公司培训制度完善公司的培训制度是整个培训体系的重要保证。X物业管理公司有培训相关的制度,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漏洞较多,培训部门、岗位及人员配备不充分,导致公司的培训没有保障措施,培训流于形式,员工疲于应付。为了提高公司的培训效率,使培训价值最大化,本文对X物业管理公司的培训制度做以下构建:首先,完善培训组织架构,增设专职培训管理员岗位。考虑到X物业管理公司目前的经营规模,在综合管理部设置培训管理专员岗位更适合公司的发展。培训管理专员的职责有审核各部门、项目部的员工教育培训计划,对各单位的培训工作进行具体指导、考核、评估,掌握培训进度和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建议;对公司规章制度的培训与贯彻,保证规章制度的运行效果;收集各部门、项目部的培训需求,制定公司内部或外部培训等各类培训计划,并按期组织实施;适时引进培训师资或采取外部培训的方式,不断提供员工专业技能;根据培训计划拟定汇编各类培训教材,安排、落实培训设备、场地等有关事宜;开展企业文化的宣贯与培训工作。其次,为了保障培训计划执行以及培训的效果,对X物业管理公司现行的培训管理规程进行细化、增添。细化主要是指对培训各个过程的时间点的明确规定,培训负责人的落实,细化的管理制度有培训计划制定制度、入职培训制度、上岗培训制度、在岗业务培训制度。新增的培训制度有外委培训管理制度,使公司各层级人员都有机会外出学习,拓宽了公司培训的范围,并在制度上给予了资金支持。2.培训需求分析构建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中培训需求是整个培训活动开展的第一步,在进行培训规划之前,由培训专员、职能部门、项目部相关人员对公司人员现状进行分析、讨论,比较出公司员工现有的知识、技能与公司的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让培训更加有的放矢,同时使员工明白自己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对培训的态度积极性提高,为公司的有效培训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需求分析的步骤,从三个方面进行对X物业管理公司的培训需求分析构建。一是进行组织分析,在深刻理解X物业管理公司的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分析公司的人力资源的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规划,使培训需求分析具有前瞻性,与企业发展步调一致。二是进行任务分析,在组织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司各部门、各岗位进行分析,明确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部门员工是否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使员工胜任该岗位。三是进行人员分析,从公司员工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员工的工作表现是否积极、工作业绩是否达标、心态是否稳定,同时结合员工的绩效考虑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员工现阶段需要进行何种培训进行分析,以此明确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3.培训规划体系制定企业的培训规划是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按照系统性、标准化、有效性、普遍性的要求培训进行的规划制作,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培训规划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不仅是落实培训需求分析成果,更是对以后的整个培训的过程的实施提供依据,培训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成败。根据X物业管理公司的配置情况,将培训规划划分为以下内容:(1)培训的目的,明确为什么进行培训。(2)培训的目标,也就是培训需要到达怎样的标准。(3)培训对象和内容,是指明确培训的针对谁、培训什么。(4)培训的范围,分为四个层次,包括个人、班组、部门和企业。(5)培训的规模,培训规划根据培训的人员、场所、培训性质合理安排,以保证培训效果。(6)培训的时间,根据培训的内容、对象和方式培训的时间要具体划定。(7)培训的地点,对于入职培训、晋升培训可安排在公司总部进行,而上岗培训、在岗培训将培训地点选择主要选择在项目部所在部门进行。(8)培训的费用,也就是培训的成本,培训规划制定时要统筹考虑费用,从资金上保障培训规划的实现。(9)培训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培训规模、内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部门内部的上岗培训、在岗培训可采用分散的、师徒制培训法,入职培训、晋升培训等可采用集中的、授课形式的培训方法。(10)培训的教师,是培训实施的主导者,要考虑培训师的选拔,对技术要求高的培训,考虑外聘教师。4.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构建培训效果评估是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建立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标准,可以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并为企业下一次的培训需求分析、修订员工培训规划及实施提供参考。针对X物业管理公司对培训效果仅仅停留在反应评估层的问题,重新构建X物业管理公司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势在必行。体系构建依据柯克帕特里克提出的培训成果的层级体系。首先,构建第一层级反应评估层。在课程结束后由培训部门对学员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了解其对培训课程、教师以及培训组织的满意度。其次,构建第二层级,学习评估层。在培训进行时或者培训结束后,由培训部门通过提问法、笔试法、模拟演习法、撰写心得体会的方式,衡量学员对培训内容、技巧的掌握程度。再次,构建第三层级,行为评估层。学员的部门主管或经理在培训结束一个季度或者半年后,通过行为观察、绩效评估等方法,考量学员在培训结束后,有没有因为培训而产生其工作行为的改变。最后,构建第四层级,结果评估层。公司总部的部门主管或经理在培训结束半年或更长的时间后,参考个人与公司的绩效,员工缺勤率、离职率,公司的经营效益等数据进行分析,把握培训对公司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物业管理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型行业,要体现物业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重视人才培养。本文通过对X物业管理公司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发现公司培训规划不规范、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培训效果评估不彻底等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对X物业公司的培训体系重新进行构建,包括:公司培训制度完善、培训需求分析构建、培训规划体系制定、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构建。通过培训,丰富了员工的知识、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并进一步营造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归属感与组织认同度,从而提升公司绩效。

  [1]刘敏.L物业管理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

  关键词 :电商物流技能竞赛;教学与竞赛结合;竞赛氛围;赛前训练;赛中实施;赛后总结

  当今世界,信息越来越发达,技术突飞猛进,地球已成了一个“村落”,市场竞争已不是局部的,而具有明显的世界性、全球化特征。中国要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再向创新大国迈进,需要全体国民持之以恒地不断努力。而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世界经济已经全球化,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发达的职业教育。正是由于发达的职业教育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必要条件。通过多年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向大众化逐步迈进,教育关注的重点已经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质量的问题;社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往往不是一般的理论研究型人才而是首先可以直接进入生产、实践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毋庸置疑,当今的中国已经是名符其实的制造大国,而要向制造强国和创新大国迈进,还“路漫漫其修远”,其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缺乏各种各样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

  事实已经告诉我们职业教育已越来越重要,单位招聘人才时往往把职业能力作为一个参考指标,有的行业把职业资格认证作为岗位的必备条件。

  职业教育应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紧跟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紧贴各类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第三利润源”。而目前中国的物流成本是国外发达国家的近两倍,发展的空间很大。要改变这种现状,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大量高素质物流人才。

  物流管理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技术等,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运用的领域多,需要将知识和技能紧密结合,运用于实践,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形式,近几年来发展迅猛。以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贸易的交易金额不断攀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增长的奇迹。电子商务最末端,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是物流。如何将实体货物按客户要求及时准确送达并完美交付,往往成为电子商务成败的分水岭。随着电子商务交易量的不断突破,客观上对电商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带来大量的电商物流岗位的同时,也要求电商物流人才具有更高的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

  电商、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多,需掌握的技能也多,而且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电商、物流专业的学生对单一知识的学习重要,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实践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特别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考查电商、物流学生的专业素质,是一个重要课题。高职电商物流技能竞赛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通过电商物流技能竞赛这个平台来考查各高职院校电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掌握物流知识的情况,物流知识应用的能力及物流实际操作技能,全面考察电商、物流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凡竞赛的成功往往不是只靠临时的发挥而得,而是要靠平常的学习、训练和积累,要把竞赛融入日常的教学中。竞赛涉及的多方面知识,技能,对应在高职电商、物流学生的多门课程中。在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能将教学与竞赛对接起来。

  教学与竞赛相结合。通过教学指导竞赛,通过竞赛促进教学;教学和竞赛相得益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课堂上老师对与竞赛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指导;课后学生进行练习、设计、训练,并及时沟通反馈、处理,相互促进,不断提高。

  从领导、老师(包括辅导员)、到学生都要知道电商物流竞赛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形成上下一致的共识 ,创造良好的竞赛氛围。

  高层重视,对参赛老师及学生进行精神和物质的激励。如:授奖、评优、记学分等等。

  电商物流技能竞赛要具备一定的训练条件,包括硬件、软件及其它的一些条件。高层应尽可能满足这些条件,为比赛提供资源支持。

  了解竞赛的时间、地点、参赛人员的基本条件;报名时间、方式等基本内容。详细阅读和正确理解的竞赛方案。竞赛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每一个内容的具体要求、必备条件及注意事项等;竞赛所需的软件、硬件、人员配备等;竞赛的总体流程;竞赛的详细内容;竞赛规则及评分标准等。做好参赛准备。检视竞赛需要的条件是否现已具备,若不具备应及时向上级提出。最好能够购买,若不能,看是否有替代方案;初定参赛人员;准备报名资料,在规定时间内报名。

  按竞赛要求选拔人才,确定参赛队员。竞赛是否成功,参赛队员十分重要。要把最好的学生选进参赛队伍参加竞赛。选拔人才有多种方式。可采用海选,从众数中选优;可结合个人意愿,平常学习成绩、日常表现优选;可通过模拟竞赛进行优选。因为是团队竞赛,讲究团队合作,竞赛的成绩遵循“木桶理论”,取决于团队中最薄弱的环节,而不是最佳环节,因此,团队成员最好有一定的互补性,要集中精力解决短板,克服瓶颈,取得突破。总之,要把最适合竞赛的最优秀学生选进参赛团队中来。

  确定竞赛需用的软、硬件是否具备。若不具备,追踪到位或采用可替代的方案进行应对。

  按照竞赛方案规定的内容,拟定详细的训练方案。训练方案需按竞赛方案的各项内容分别安排,注意各内容的先后顺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训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按排定的训练方案进行认真训练。一般先进行单一内容的训练,各单项内容训练完成后,再进行全部内容的训练。每次训练最好严格按竞赛要求进行,把每次训练都当成一次正规的竞赛。每次训练都要保持最佳状态,精益求精。对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检讨、解决。每次训练结束都要进行总结,以便指导下一次训练取得更好成绩。因为是团队比赛,需要特别讲究团队合作;队员间既讲究分工,又要特别注重配合;比赛的成绩不取决于某个人,而取决于团队最终结果;队长应具备统筹能力,能进行统一安排、指挥、协调,能处理异常问题。

  正常情况下,训练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但当条件不具备时,创造条件也要训练。训练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总结、提高、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训练,才能逐步提高水平,为创造佳绩做好准备。

  阅读竞赛实施方案,详细了解赛程具体安排(时间、地点、项目、联系方式、联系人员等)

  关注参赛队员交通、食宿安排,为参赛队员解决后顾之忧,让参赛队员能全力投入比赛。

  及时、全面、准确掌握比赛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正确理解信息,指导参赛团队及时解读相关信息,正确决策及对策。

  重视竞赛的每一赛段,及时对已经完成的赛段进行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便更好地指导下一赛段的比赛。

  正确对待每一赛段的结果。竞赛就是要信心满满;就是要团结一致,奋发向上;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赛出最好成绩;就是要展示团队的最佳精神风貌。但是,比赛是竞技,有时是残酷的,一旦发挥失常,必将影响赛段成绩。此时,要以平常的心态,正确对待。“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及时总结上一赛段得失,积极准备下一赛段的比赛,一定能取得更好成绩。

  大凡各类高水平的竞技大赛,所有参赛选手的技术水平都旗鼓相当,而成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其心理素质的高低。高职电商物流技能竞赛虽然不可同日而语,但也不例外。

  很多参赛选手首次参赛,没有亲历过比赛,更没有感受过大赛规范、紧张、严肃的氛围,以致,一上场比赛就显得很紧张,结果水平不能正常发挥,自然影响比赛成绩。

  因此,参赛队员在比赛前一定要克服紧张、恐惧的心理,放松身心,以平常的心态从容走进比赛现场。

  在比赛过程中,当一个赛段超常发挥,取得非常好的成绩时,结束后切不可骄傲自满,妄乎所以,应及时总结经验,更好应对下一赛段比赛。

  当某一赛段比赛失利,成绩差时,团队往往会气馁、灰心丧气;不仅如此,团队还可能归罪于失利环节的队员,造成团队的不团结,这是致命的。此时,正是队员心理调节的关键。要让参赛团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失败,败不馁;总结前面赛段得失,重塑信心,团结一致,勇敢面对后面赛段。

  整个赛项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对于高职电商物流技能竞赛,每个参赛队伍都想取得好成绩。成绩是很重要的,但成绩不是唯一的衡量指标。除了成绩,应该享受比赛过程;不但要赛出成绩,还要赛出风格;有时赛出风格更为重要。

  无论成绩好坏,都要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反思。好的要继续,并在后期的比赛中发扬光大,不足的要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形成新的改善措施;不仅要总结技术层面的得失,还要总结其它方面的得失。

  总之,通过高职电商、物流技能竞赛可以考查电商、物流学生对物流知识的掌握程度、综合应用物流知识的能力以及物流实际操作技能;展现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风貌,同时,也从一个侧面体现高职院校教学成果。通过竞赛平台,促进教学;教学与竞赛相结合,提高教学水平,提高电商、物流学生的综合素质。

  [1] 雷忠良.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产学研结合的理论思考[J]. 南方高职教育论坛. 2010.12.

  [2] 王川. 职业学校学生以学习实践知识为主[J]. 职教论坛 2012:27.

  [3] 鲍建成. 关于高职教育体系中实践环节的地位和作用[J]. 职教论坛. 2012:32.

  [4] 刘雁琪. 对职业技术教育及其创新模式的思考[J]. 职教论坛.2012:35.

  [5] 宋文官.《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02.

  [6] 陈云天.《物流案例与实训》.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01.

  职校生自身的学习特质及面临的“毕业即就业”的现实问题,使得加强职校学生自学能力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职业学校老师应该把“指导学生自学”作为日常教学的常规要求,探索切实可行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学环境和机会,加强指导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本文以物流专业仓储实训课为例,探讨中职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方法。

  笔者结合中职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在物流仓储实训课程(现代物流进出库作业)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学生自主学习指导方法的探索,最终形成“课前呈现任务书―课中让学生‘动’起来―课后评价―教师点评―检测反馈”的实训课教学模式。

  在实训课中,学生的操作往往是机械被动甚至是盲目的。对于教师讲授的内容、操作的要求甚至实训操作的目的、操作的原理等,学生往往不会进行深入思考。基于这种状况,为了让学生对实训课有更直观的了解,教师可以课前下发实训项目书,让学生提前了解实训的内容、要求和实训设备。如:“现代物流进出库作业”教学中,课前设计的实训任务项目为:商品入库作业―理货组托,所用到的操作设备为:手动液压搬运车、托盘和手持终端。由于初次接触这三种设备,学生兴趣浓厚,能够积极主动地查找资料,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对三种设备的操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通过课前下发的实训项目书,学生对实训项目有初步的认识,但是理货组托操作流程是怎样的?如何操作更好?要将这些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自发地“动”起来。

  例如指导学生进行实训项目:商品入库作业―理货组托。引入项目:本校物流实训室是一家仓储中心,接到欧特福客户冰红茶20箱的入库信息,要求在当天下午4点前完成入库。教师提出问题:商品入库的流程是怎样的,学生回顾(课堂上已经学过此部分内容),然后讲解理货组托流程包括入库流程的哪几个环节。讲授新课:首先,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组(每组5~6人),给每个小组5分钟的讨论时间(讨论角色分配问题及如何完成此项目),然后放手让每个小组尝试去完成此实训项目。初次接触此实训项目,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且信心满满,但真正操作起来时各种问题接踵而至:1.这批货物应该选择哪种码盘方式?2.码盘时应注意哪些事项?3.手动液压搬运车如何使用效果更好?4.三个人应如何配合效率更高。这是学生在操作之前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此时正是讲解实训流程和设备使用的最好时机。教师结合PPT讲解实训流程、选择码盘方式、码盘应注意的事项及设备如何使用等,亲自演示设备使用方法,再次进行实训操作,从而完成了一次高效且成功的教学过程。

  在学生顺利完成整个实训操作流程并能熟练使用设备后,将操作项目的评分表发给组长,由组长对照评分表对组员的操作做出详细的评价。评分表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确定托盘堆码方式、托盘堆码操作和组托作业,每项内容里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及分值(总分均为100分)。如确定托盘堆码方式:未分析货物堆码方式(15分)、未分析层高标识(15分)、未分析托盘使用数量(10分)等;托盘堆码操作里有未按题目明确规定的堆码方式进行操作(15分),在自选堆码方式下,每层堆码箱数须为最优(15分)等;组托作业里有登录手持终端系统时用户名或密码输入不正确(10分)、入库理货时未点击“理货”直接点击“完成”(10分)等。学生对照评分表可发现操作不当的环节或者野蛮操作的地方,为下一次操作提供经验。

  小组完成操作和组长评价之后,老师要及时表扬肯定,做好评价。教师点评时,可以先让学生谈谈对已完成实训项目的看法,进行自我评价,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老师进行评价和总结。老师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并总结学生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老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处于主导地位,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通过项目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锻炼学生自己完成项目、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训练实际技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撰写实训报告,进行总结与反馈。教师详细审阅每个学生的实训报告,总结实训过程中的得与失,在物流理论知识上有哪些新的认识,在物流操作上是否有收获,以后还需要改进哪些方面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训课中学会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如在讲授理货组托作业时,笔者提前考虑两个问题:1.班级人数较多(33人),实训设备和教师精力有限,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事先将岗位分为信息员、仓管员和操作员三个岗位,学生分小组练习,每组安排一名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做组长,管好本组的秩序。2.每个岗位的实训内容都不是特别难,学生只要操作一遍基本可以掌握要领,怎样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且饶有兴致地练下去?这里笔者通过评分和竞赛来解决:一是根据每个岗位的内容,设置评分表,通过打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来增加练习的有趣性。

  总之,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备课中不仅要备老师,更要备学生;不仅要备教学内容,更要备教学环节;不仅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更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

  学生主动思考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教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就像一把未点燃的火把,需要教师去点燃。但是,专业不同学法传授也不同,教师应从自身的专业实际出发,将学法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可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

  要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如书籍、网络、报纸、杂志等,引导学生主动探寻知识,在积累中质疑、思考,获得成功的经验。

  总之,指导学生自学并非一日之功,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地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自己观察、自己表达、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分析、总结,不断提高。同时,教师也须加强对学生的分析和了解,简化自主学习辅导资料,精简数量、提高质量,深入开展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实践。

  2014年《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出台体现了国家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当前,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增长点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民营物流企业员工培训问题极为突出:员工的流失、管理人员素质与岗位的不匹配、员工积极性的调动成为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难题。本文就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培训的方法和要点进行探讨,以促进物流流通体系的建设。

  民营物流企业部分管理者目前对于员工培训的认识还不到位,因此导致在资金预算方面对于培训的投入不足。部分管理者认为,培训是一项长期投资,是增加物流成本,因此在已经开展的有限的培训过程中,资金的投入有限。这一客观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培训的开展,部分培训未能达到预计的规模,培训也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培训效果微弱。

  民营物流企业的培训战略目前缺失,未有明确的战略发展规划,因此前期的间断性培训都是脱离了业务战略,没有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导致培训的针对性不强,难以产生效益,大大影响了企业开展培训的积极性。未成体系的培训,是松散型的,随机的,不能产生规模效应,无法进行量化评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民营物流企业总部要求各分公司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未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分公司过分偏重岗位工作要求,忽视企业战略及员工个人的发展需要,导致培训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整合与协调不足,难以甄选有助于业务发展的知识、判断员工的核心能力,以及确立员工的行为标准。培训计划的落实也未能到位,制定了培训计划却执行不力,往往也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一般民营物流企业员工培训重点是以新员工入职培训为主,员工一旦入职,靠的是以老带新的方式,使新员工逐渐胜任岗位,独立操作。新员工未能直接感受到公司对于个人能力的重视,未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的空间,导致受训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积极性受挫。未能做到以人为本,对员工的成长和进步设立方向和目标,帮助员工进步的同时创造更大的利润。

  民营物流分公司未能很好的对培训效果进行及时评价与跟踪。不能及时的评估,导致培训的效果得不到检测,对员工培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未能起到促进作用。企业员工培训工作是一系列任务组成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必然导致员工培训工作效率低下。

  ①企业管理者应该对员工培训有更为深刻的认识。由于物流业的高速发展,现代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谋求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员工进行终身教育和培养,保证企业发展所需人才储备的充实和技能的及时更新。物流企业员工培训有助于打造学习型组织,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公司高层主管必须认识到培训是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明确公司各级领导所承担的培训职责,增强落实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②企业员工自身也需要提高对培训的重视程度。物流企业培养本土的高素质员工,以此提高员工的归属感,自觉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员工应该认识到员工培训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被领导重视,因此培训过程中要认真;培训是企业给予员工成长进步的机会,培训机会难得,同时也是学习提高业务的好契机,争取学以致用。

  ①明确企业培训的共性和个性间的关系。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一方面通过培训改善企业目前的状况,另一方面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在培训体系方面,每个民营物流公司需要对自身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进行充分的考虑,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这种培训计划既能满足现有的工作需要,又能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员工的培训需要有共性知识方面的培训,同时也要有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通常情况下,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培训需要从共性方面进行培训。然而,在年龄、工作经验、学历等方面,由于每个员工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在进行培训时,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培训的针对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发挥培训的效果。

  ②企业需要明确培训时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对于民营物流企业来说,其岗位工作主要以操作为主,工作内容也是实际操作。因此,在组织开展培训时,一方面需要针对理论知识进行培训,另一方面需要结合一些实践和动手锻炼进行培训。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同时将实际生活、工作中的知识教给他们,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他们的动手能力,只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才能提高培训的效果。

  ①培训需求分析。宏观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可以由总公司就人员总体情况制定培训需求分析的问卷,然后各分公司在各级员工做问卷的同时,采用访谈法收集更多具体的员工需求信息。在整理过程中,将普遍关心问题进行收集汇总,上报。将分公司特殊培训需求进行登记,利用观察法,由直接主管对下属员工进行预判,将三种需求为该员工制定档案,针对员工个人发展计划,最终制定培训需求。民营物流企业,员工归属感比较弱,危机感比较强,那么以此方法可以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达成通过培训实现自我的高层次需要,提高员工的就职稳定性。

  ②培训需求分析针对的内容。首先要理清公司目标,使得培训目标与公司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包括网点建设和营业额提高,那么在培训需求分析过程中,我们要确定如何通过培训提高网店建设效率,比如,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进行组织人员管理及团队意识的培训;要确定如何通过培训提高营业额,比如,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开拓进取的意识,刺激员工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同时让员工拥有成就感。

  ①实事求是制定培训计划、脚踏实地实施培训计划。民营物流企业的培训计划一定要与企业的发展计划一致,一旦计划制定,应该严格按照要求执行,采用紧急预案,利用工作时间开展培训,充分体现企业对于培训的重视,调动员工的培训积极性,将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②根据需要制定培训内容、实实在在以人为本。民营物流企业的员工自我存在感,安全感比较缺失,能够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宏观的企业需要内容进行培训,员工认为企业拥有发展的空间,有技能和水平提高的需要;能够从员工个人的发展需要出发,员工认为自己有发展的空间,有进步的诉求。

  ①培训实施过程中的监控方法。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对于培训的内容和计划,需要对民营物流企业进行调整,进一步找到最适合的方案进行培训,培训过程应具体化、透明化。一是提高吸引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员工对培训的注意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其对培训内容保持较高的热情和专注度。二是加大互动性:培训者希望通过培训传授员工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员工希望通过培训学习更多的专业技术知识,增加专业技能,通过强化互动性,有利于统一两者之间的目标。三是增强实践性: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需要在理论方面,强化学习,同时采取措施,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让员工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四是反馈的及时性:及时反馈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方法,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将理论知识及有效的付诸于实践,并将工作成绩及碰见的问题及时反馈作为培训效果的检验,反过来又将提升学习的效果。

  ②民营物流企业在培训实施和过程控制中的操作要点。企业内培训应该有固定的场所,根据培训计划和内容选择业内资深的讲师,认真审核培训教案、预测培训进度及做好培训评估准备。对参训员工的参与程度、课堂纪律、学习态度进行量化评估并计入培训考核总分。企业外部培训应该由人资资源主管部门认真甄选受训人员,认真填写培训计划、培训任务目标、访谈个人意愿的同时签订好相关的培训合同。对于培训前的工作准备、培训中的信息反馈、培训后的效果评估进行全程控制,确保培训取得应有的效果。引导员工将培训内容与物流企业运作实际流程进行对比和思考,提出更好的流程优化方案,组织相关人员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及优缺点,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试验测试。

  ①培训考核明确纳入绩效考核,明确指标及系数。部分物流企业已经将培训结果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但是没有明确指出所占指标的分量及方式,作为奖励的成分,不够明确,不能完全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因此必须将培训结果进行量化,并建立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

  ②测试员工对培训项目的反应。借助交谈或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员工对培训项目的看法,同时将这些信息作为综合评估的依据。如果在培训前和培训后对培训对象都进行过同样的测试,通过两次测试结果的比较,即可了解培训的效果。

  ③测定员工经过培训后技术及工作效率的提升。员工在实际岗位工作中行为的改变,以判断所学知识、技能对实际工作的影响。可采用控制实验法进行测量,即将员工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为受训员工,控制组为不参加培训的员工,将两组人员的测试结果进行交叉比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培训效果。

  ④测定培训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分析企业经营成果中具有何种具体而直接的贡献,如流程的再造、设备的改进、离职率的下降和事故的减少等,测算有多少比例是由于培训引起等。

  以上方法,试图从员工培训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提高员工培训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促进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为民营物流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随着物流在我国被逐渐重视,物流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物流企业数量激增,物流基础设施投人力度逐年加大。伴随着“物流热”的持续升温,物流人才的需求也随之被提到议事日程,物流教育呈现迅速发展之势,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的招生报名人数剧增,各院校纷纷开设物流专业。

  中职学院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中职院校的物流教育更应加大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实训室的建设就是为了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关键。

  就目前而言,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教育类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各种物流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关键物流技术的应用以及学生人职企业的基本能力等等。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呢?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加强实训,当然前提是要有配套的物流实训室。下而简单介绍一下我校物流实训室建设的情况。

  参考国内外现代物流技术发展及物流运作实践,结合学校区域及师资优势,我们设计的物流实训室的总体技术及功能目标为:“以现代物流运作为基础,体现物流实训室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物流信息系统及与上下游系统的集成为基础,体现实训室的信息化和供应链一体化;以rfid及rf手持终端、电子拣选设备的使用,体现实训室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总体技术目标:数字化物流实训室”。

  以供应链及物流业务流程为基础,以供应链及物流系统为模拟平台,以先进的物流设备如条码、射频、电子标签、分拣设备等为实现手段,形成一个整体、先进、实用、经济的现代物流综合模拟实训中心,实现教学、实训、科研的目的。

  在整个供应链中,销售环节是末端环节,通过销售拉动库房的主动补货,并将库存情况传输给管理系统,根据销售情况制定计划,原材料供应商根据生产计划提供原材料供应,整个生产过程中,物流系统实现原材料及产成品的仓储、运输与配送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一体化。

  而这种模拟,既区别于传统的电脑系统模拟,又区别于物流硬件设备的简单观摩和演示,而是包括了三个层面:物流流程模拟与实践、系统之问的集成与衔接、二次开发与应用。通过物流流程将现代物流的核心活动:订单、仓储配送、运输、库存控制、客户服务与先进、实用的物流设备串连起来,达到一体化物流的模拟效果。

  由于物流涉及方方面面,其实训项目也有很多,而中职学生受学习时间及其他原因所限,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物流专业实训建设了一个物流软件实训室;一个物流操作实训室。

  (2)物流软件实训室建设。为了便于实验教学,我们建议在物流综合实操区的隔壁布置软件实训区,主要布置投影设备、服务器、学生机、教师桌椅、学生桌椅、隔断及静电地板等。其中,实训区主要设置的56台学生机,可以分成11个区域,主要包括物流企业模拟(分为六个业务部门)、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批发商、国际物流模拟区等,各区间位置基本上是按照白下游到上游的需求拉动模式进行的布局,其他区域既可以单独完成实验,也可以按照供应链的上、下游分角色模拟和实验。比如,零售商、分销商、批发商、制造商4个区域可以通过物流实战推演软件完成啤酒游戏和风险分担仿真实验,国际物流区可以通过报关、货代、集装箱堆场软件完成相应实验(如不考虑国际物流内容,此区域可改为供应链软件实训区)。

  功能清晰:主要设置了供应商区、入库理货区、全自动仓储区、生产加工区、全自动分拣出库区、分拣作业区、超市模拟区、办公控制区、国际物流操作区和沙盘教学区,通过不同组合,可以将这些区域内的设备按照物流管理思想进行物流宏观和微观的实验实训,也可以借助其中部分设备进行业工程或其他专业的实验,甚至还可以通过沙盘推演实验,对学生的物流分析规划能力进行培养.。流程明确:按照物流核心流程进行布局,可以从供应商仓储区到物流中心(自动仓储、分拣和生产加工设备)、再到超市,通过一个“u”型完整体现宏观物流的过程,也可以单独就第三方物流中心或商业连锁物流等具体物流形态下的微观物流进行实验实训。

  物流、信息流融合贯通:实验室可以通过无线网络环境,通过物流系统将所有硬件设备集成一体,可以对某一流程、某一类物流形态进行单独实训,也可以通过系统实现所有设备的综合实训。

  扩充灵活:所有设备和系统均是插件式安装,可以在将来调整时轻松拆卸、转移和再次安装,同时,提供的系统备有与各类设备的标准接口,能够确保以后升级和新设备购进后的良好集成。

  随着物流在我国被逐渐重视,物流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物流企业数量激增,物流基础设施投人力度逐年加大。伴随着“物流热”的持续升温,物流人才的需求也随之被提到议事日程,物流教育呈现迅速发展之势,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的招生报名人数剧增,各院校纷纷开设物流专业。

  中职学院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中职院校的物流教育更应加大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实训室的建设就是为了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关键。

  就目前而言,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教育类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各种物流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关键物流技术的应用以及学生人职企业的基本能力等等。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呢?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加强实训,当然前提是要有配套的物流实训室。下而简单介绍一下我校物流实训室建设的情况。

  参考国内外现代物流技术发展及物流运作实践,结合学校区域及师资优势,我们设计的物流实训室的总体技术及功能目标为:“以现代物流运作为基础,体现物流实训室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物流信息系统及与上下游系统的集成为基础,体现实训室的信息化和供应链一体化;以rfid及rf手持终端、电子拣选设备的使用,体现实训室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总体技术目标:数字化物流实训室”。

  以供应链及物流业务流程为基础,以供应链及物流系统为模拟平台,以先进的物流设备如条码、射频、电子标签、分拣设备等为实现手段,形成一个整体、先进、实用、经济的现代物流综合模拟实训中心,实现教学、实训、科研的目的。

  在整个供应链中,销售环节是末端环节,通过销售拉动库房的主动补货,并将库存情况传输给管理系统,根据销售情况制定计划,原材料供应商根据生产计划提供原材料供应,整个生产过程中,物流系统实现原材料及产成品的仓储、运输与配送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一体化。

  而这种模拟,既区别于传统的电脑系统模拟,又区别于物流硬件设备的简单观摩和演示,而是包括了三个层面:物流流程模拟与实践、系统之问的集成与衔接、二次开发与应用。通过物流流程将现代物流的核心活动:订单、仓储配送、运输、库存控制、客户服务与先进、实用的物流设备串连起来,达到一体化物流的模拟效果。

  由于物流涉及方方面面,其实训项目也有很多,而中职学生受学习时间及其他原因所限,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物流专业实训建设了一个物流软件实训室;一个物流操作实训室。

  (2)物流软件实训室建设。为了便于实验教学,我们建议在物流综合实操区的隔壁布置软件实训区,主要布置投影设备、服务器、学生机、教师桌椅、学生桌椅、隔断及静电地板等。其中,实训区主要设置的56台学生机,可以分成11个区域,主要包括物流企业模拟(分为六个业务部门)、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批发商、国际物流模拟区等,各区间位置基本上是按照白下游到上游的需求拉动模式进行的布局,其他区域既可以单独完成实验,也可以按照供应链的上、下游分角色模拟和实验。比如,零售商、分销商、批发商、制造商4个区域可以通过物流实战推演软件完成啤酒游戏和风险分担仿真实验,国际物流区可以通过报关、货代、集装箱堆场软件完成相应实验(如不考虑国际物流内容,此区域可改为供应链软件实训区)。

  功能清晰:主要设置了供应商区、入库理货区、全自动仓储区、生产加工区、全自动分拣出库区、分拣作业区、超市模拟区、办公控制区、国际物流操作区和沙盘教学区,通过不同组合,可以将这些区域内的设备按照物流管理思想进行物流宏观和微观的实验实训,也可以借助其中部分设备进行业工程或其他专业的实验,甚至还可以通过沙盘推演实验,对学生的物流分析规划能力进行培养.。流程明确:按照物流核心流程进行布局,可以从供应商仓储区到物流中心(自动仓储、分拣和生产加工设备)、再到超市,通过一个“u”型完整体现宏观物流的过程,也可以单独就第三方物流中心或商业连锁物流等具体物流形态下的微观物流进行实验实训。

  物流、信息流融合贯通:实验室可以通过无线网络环境,通过物流系统将所有硬件设备集成一体,可以对某一流程、某一类物流形态进行单独实训,也可以通过系统实现所有设备的综合实训。

  扩充灵活:所有设备和系统均是插件式安装,可以在将来调整时轻松拆卸、转移和再次安装,同时,提供的系统备有与各类设备的标准接口,能够确保以后升级和新设备购进后的良好集成。

  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现实物流人才的供给缺口非常大。因此,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已被教育部确定为我国当代12类紧缺人才之一。我国各类院校为满足物流行业发展的需求,纷纷设立了物流专业,大量培养物流人才。更为可喜的是,一些高职院校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已认识到物流专业的实操性,通过创造各种各样的实训条件来培养学生的物流实操能力。然而,硬件设施建成之后,与之配套的物流实训教学方法却并不完善。

  校内实训中心一般分为两部分:(1)物流设施设备实训室。包括立体仓库、各种货架、叉车、电子标签、条形码、rf手持终端等。让学生在掌握各种设备操作的基础上,模拟物流公司运作进行仿线)物流系统软件实训室,如运输、仓储、货代实训软件以及综合实训如供应链执行系统等。校内实训主要完成教学工作中的单项技能技术训练、简单小型物流机械操作、物流岗位模拟、物流业务与工作流程模拟等基础性训练,增加学生对物流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强化和熟练基本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流程。学生在实训教师指导下可进行入库、出库和拣选等方面的实训,包括物流信息采集设备、分拣设备、货架及搬运设备、立体仓库等主要设备的使用,对物流单项技能技术如堆码技术、包装技术、装卸搬运技术、条码技术等分模块训练,可完成较为完整的模拟物流工作流程的实训任务。

  然而,很多院校投入巨资建成校内实训中心之后,普遍存在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另外,设备维护也是个很大的问题,需要配备专人保养和做相应的配套。从某种程度上看,花费大量的资金建立“花瓶式”的实训室是非常不可取的,而且这对于那些绝大多数资金缺乏的院校也是不太现实的。

  科学地设计物流专业的实训方案,合理安排实训内容,既有利于遵循教育规律,加强物流专业的教学活动,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技能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然而,不少高职院校在进行物流实训方案的设计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脱离物流企业或部门运作的实际,没有分阶段、分层次进行系统的设计,只是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技能点展开实训教学,使学生接受的技能训练不全面、不系统,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要。有的院校在设计实训教学内容时甚至变成了物流软件的学习,使得实训重点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