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导航
新闻资讯
分类
法学专业是不是已经饱和了?律师还CQ9电子是考研法学生该何去何从?
发布日期:2023-06-18 02:00:42

  法学专业在就业上有优势,这个优势主要就是法考,非法学专业的人基本不可能参加;但这是制度优势,完全公开透明,所以法学专业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卷。对高考生来说,四年之后毕业时只会更卷;律师行业两极分化极其严重。

  头部律所能给到应届生 3w 左右的月薪,但剩下的一般律所起薪几千是常态,并且后期提升并不容易;

  对理科生来讲,如果希望从事法律工作,也可以走理工科本科+法律硕士的路径(当然对学习能力要求很高)。

  语言类、机电信息类、生物医药类本科+法律硕士,可以在匹配需求的律所招聘中获得相当大的优势,这条路已经被实践所验证;

  当然,如果就是图法学专业好考公,那前面这些都可以当没看见,直接以考公为目标也行。在这里,我们会用万字长文带大家系统了解法学专业,从而让大家提前做好学业规划和就业规划,不走弯路,事半功倍:

  2 学科的课程体系、深造方向、大学期间注意事项、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及法学院校

  3 专业就业前景如何?怎样做和学业规划和就业规划?律师、法务、法考、考公等方介绍

  顾名思义,法学是专门研究法律的学问。研究的对象通俗来说就是各种规则,上至法律法规,下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合同,还有法院的裁判文书,都是重要的研究材料。法学生既会学习到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也会了解我国司法实践的模式;既会学习如何理解、解释、适用法律法规,也会学习如何评价、反思乃至尝试改进完善现有规则。在学习方法上,法学与一般的人文社科差别不大。除课堂讲授外,通常还需要阅读参考文献(中外经典教科书与论文)来补充学习。课余时间通常还会依兴趣参与法院、检察院,公司或律所的实习,感受法律在实践中的运行。法学不是万金油,而是相对独立且专业的领域,固然现在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掌握诸如法律 +经济、法律 + 外语等多种能力的人才更受追捧,但在本科设置上通常将法学院单独设立。这意味着学生进入法学院后,将会专门用四年的时间完成法学方面的训练。而对于想学习法律的同学而言,进入法学院则是必须的选择:不仅是这门知识与技能在法学院之外难以学到,更重要的是作为执业门槛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现在只有拥有法学院学位的人才能参与其中。(当然,本科选择别的专业,研究生读非法本法硕也是可行的)法学也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学科,分支领域众多(具体可见「学科的知识结构」一部分),但本科生通常不区分培养,而要求在本科阶段完成所有层面的基础课程,对法律有概貌性的了解。虽然诸如中国政法大学等设置多个法学院,但据了解也仅是具体课程上稍有差异,实质上学的差不太多。法学同时是带有强烈技术色彩的学科。不可否认,法学有非常丰富的理论内容,但对于多数同学而言,仍然是实务就业导向,这就要求大家在求学生涯中掌握法律所要求的技能。世人对法学生最常见的误解莫过于以为最主要的技能点在背法条上。对于法学生而言,优秀的记忆力确实必不可少,否则难以通过期末考试顺利毕业……但绝不会背法条。「北宝」数据库中有 300 万 + 的法律法规[1] ,背下来这些东西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在掌握基本的概念、规则、原理(这些是需要背的)的基础上,快速的检索能力(知道在哪里找到需要的东西)+ 阅读理解的能力(知道法条写的是什么意思)+ 法律适用的能力(会把这个法条和具体的案件事实结合)才是更为需要在四年的学习中培养训练的。法学也是一个二八定律与头部效应较为明显的学科。以就业为例,一流法学院通常拥有较大的优势地位。传统上有「五院四系」的说法,但随着经济发展法学院校的地位也不断改变。例如,顶级律所通常会设置目标院校,北京地区一般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与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地区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此外,诸如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等在其区域内也都拥有巨大影响力。如果坚定从事法律行业,在报考院校时需要进行审慎选择。

  在大学本科阶段,法学生也需要参与思政课、体育课、通识课等课程,区别体现在专业课上。专业课区分为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为学院设置的十几门课程,要求所有法学生必须参加(否则无法毕业),专业选修课则是设置一个很大的课程池,学生自由选择若干门课程达到学分要求即可(就是几十门课程里选几门感兴趣的)。关于专业必修课,教育部有明确的统一规定,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此链接。在此不再赘述。可以看出,专业必修课的特点在于提供整体框架。如果想要对分支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就需要从专业选修课入手。然而专业选修课由各个学校法学院自行开设,在此仍以北学院为例,常见选修课如下:宪法与行政法领域:宪法案例研习;行政法案例研习;一国两制与基本法民法领域:侵权法;亲属法与继承法;民法案例研习民诉法领域:民诉法案例研习;民诉法专题;证据法商法领域:保险法;票据法;信托法;破产法;非营利组织法经济法(含社会法)领域:财税法;金融法;竞争法;公司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法律经济学;会计法与审计法刑法领域:刑法案例研习;刑事执行法;刑事侦查学;国际刑法学;犯罪学法制史领域: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实务课程:模拟法庭实训;律师实务;诊所式法律教育此外还有环境法等等,不一一列举。法学生需要通过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习,逐步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为之后的就业或深造奠定基础。

  2.2 深造方向研究生阶段,法学生将告别本科法学院的统一培养,将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分支学科进行学习。主要的分支学科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含民事诉讼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含劳动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商法;国际经济法等。在名称与具体专业设置上不同学校可能也会有些许出入。对于本科同学而言,最为重要的仍然是利用四年的时间多多尝试,尽快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2.3 法学生会如何度过这四年?法学课程之外,法学生在本科四年还需要做什么?固然,没有什么是必须做的,但有些活动参与会收获良多。首先是外语。如果对未来确定为从事纯国内业务,英语当然可有可无;但掌握英语这门交流工具则会很好拓宽职业空间。目前,外所、红圈所与精品所的多数业务领域都会涉外,因此基本都要求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而对于有志于学术的同学,运用英语直接阅读海外文献也是必须的技能。如果在英语之外还有其他语言能力,无论是在就业还是在学术上都会额外加分。例如,有些日韩业务团队期待求职者可以掌握当地语言;而掌握德语对于民商法与刑法的学术研究多有裨益。其次是实习。法律终究与实务密切关联,法学生在学校里并不能够真切感受到法律在现实中的实际运行。实习不需要早,太早过去也是打杂。法院、检察院,公司法务,律所(又可以区分不同的业务领域)都是可以选择的实习对象。实习不仅是学习,同时也是体验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在实习中考虑未来的职业选择。然后是辩论赛或模拟法庭。需要说明的是,法律人未来的发展模式非常多样,单就律师而言,会上法庭打官司的律师只是其中一种,非诉律师是不会站上法庭的,所以说,辩论赛与模拟法庭当然不是法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却可以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模拟法庭还可以体验对案件的分析与对法律的运用。最后是经济学。这当然也不是必须。但在今天法律与经济的交叉非常显著,如果力所能及,学习基本的会计知识、税务知识、金融学的一些常识自然有益无害,若在以后希望成为商事律师,这些大有帮助。此外,2017 年,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涌曾为新入学的法学生撰写《写给十八岁的法学少年卡尔》一文[2] ,耐人回味,对学术有志的同学或可读来参考。

  2.4 非法本法硕如前所述,如果想进入法律行业,本科当然不必非要读法律,可以研究生再读。这类同学被称为非法本法硕。这类同学一般在研一会学习各个法律部门的知识,研二分方向培养,研三实习准备毕业。显然,他们的法律素养相对薄弱,在应聘一些纯粹的法律岗位(如民商事诉讼)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但这并不意味他们在法律市场上不受欢迎。例如,知识产权法领域会涉及各种复杂的专利,本科为理工科背景的同学往往如鱼得水;医事法领域最近几年方兴未艾,特别需要医学背景的同学参与;本科学经济金融一类的同学在商事法律领域也可以大有作为;本科学外语的同学也可以参与到相关地区的法律业务中。

  2.5 关于法学院的硕士学位此处重点讨论三个主流的硕士学位,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分别简称为学硕,专硕(或法本法硕),非法本法硕。这三个都是全日制的法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学制通常为 2-3 年(不同学校有所差异);非全日制、自考、函授等等,笔者不大了解,在此不做介绍。关于不同硕士学位的就业问题,简单来说,体制内:可能存在对法学硕士的偏好;市场化机构(律所、企业法务):学硕、专硕区分不明显非法本法硕:凡是对法学素养要求较高的岗位(典型如民商事争议解决),都不大有优势;而在公司、金融机构,或知识产权律师等注重交叉的领域,都大有可为具体情况的介绍如下:

  (一)法学硕士法学硕士是面向本科为法学专业同学开设的硕士学位。以北学院为例,具体细分为宪法与行政法、刑法、诉讼法、民法、经济法、国际法、法理学、法制史、知识产权法(例外:知产的法学硕士是招非法学本科专业的)等多个专业。本科生在报考时就需要明确自己的专业。理论上讲,法学硕士的目标是培养学术型人才;但从实践的情况看,大多数同学仍然选择就业而非深造。所以近年来坊间也有传闻要缩减甚至取消法学硕士,开设直博的学位,但截至目前仍然只是传闻。从就业上而言,法学硕士的就业未必一片光明。如果定位的择业目标是市场化机构,特别是律师,法学硕士中的冷门专业,例如法理学、法制史等,同样面临一定的压力。面向公务员的职位,大家可自行在招聘网站上检索学历要求:法学硕士作为一个学位通常是足够的,但部分公务员岗位可能会对具体专业有所限制。法学硕士中的热门专业,如经济法、民法、商法、国际经济法等,在就业时通常会有比较大的优势。当然,也由于法学硕士有以培养学术人才为目标的导向,在课程设置与毕业要求上通常面临更高的挑战。这意味着需要在研究生阶段付出更多的努力。此外,在费用上,法学硕士通常具有较低的学费。

  (二)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是面向本科为法学专业同学开设的硕士学位,同样会细分方向,但通常以公司法、金融法、民商事争议解决、国际经济法等热门方向为主(当然近年来也出现了刑法、行政法等偏冷门的方向)。本科生在报考时不需要明确自己的具体方向,而是统一招考,之后再结合自身意愿等分配。理论上讲,法律硕士的目标是培养实务型人才;从实践的情况看,大多数同学选择就业,但也不排除极少数同学选择深造。近年来坊间传闻会扩律硕士的招生规模,具体情况不明,请以实际招生方案为准。就业上,部分公务员岗位可能限定法学硕士,但并非绝对。对考公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查看目标岗位的招聘要求——此项内容不同地域、单位差异过大,无法一概而论。从市场化机构来说,则没有明显差异。笔者自身参与过若干顶级律所的面试与实习,合伙人甚至大多不知道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的区别在哪里……所以以律师为职业导向的朋友们大可不必担心。即使在顶级律所中对法律素养要求颇高的民商事争议解决岗位(例如天同),也从未听说过歧视法律硕士的先例。同时,也由于法律硕士有以培养实务人才为目标的导向,在课程设置与毕业要求上通常面临更低的挑战。这意味着可以在研究生阶段花更多的时间实习。当然,在费用上,法律硕士通常具有较高的学费。

  (三)法律硕士(非法学)顾名思义,非法本法硕面向的是非法学本科的同学,各种方向基本都有。以北学院为例,对于本科生统一招考,进行一年的基础课程学习,然后再分方向,进行两年的培养。可以看出,法学素养相对于法学本科的同学会较为薄弱。学术上,非法本法硕同学当然也可以读博深造。但大多数还是会选择就业。如前所述,对于法律素养要求高的岗位,非法本法硕会面临不利条件。体制内公检法岗位可能不大偏好(当然具体情况要看目标单位的要求),律所诉讼业务岗位通常也会面临更大挑战,非诉业务对于纯粹的法律技能要求低一些,非法本同学面临的挑战会好不少。但事无绝对,非法本同学的就业优势在于发挥自身的特长。比法律肯定比不过法律本科的同学;但法律职业从来都不只是一种法律技能,而是法律与真实世界的交叉。这种交叉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最为典型的当然属于知识产权领域。知识产权领域涉及到的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相比于纯粹的法律背景,理工科背景的同学具有莫大的优势:因为法学生可能都看不大懂这些是什么;再比如近年来愈发火热的医事法领域,医药背景的同学做起来当然如鱼得水;再比如本科为金融经济类专业的同学,现在法律与经济的交叉极为火热,商事纠纷层出不穷,懂会计、会金融、明税务,这对于资本市场、PE/VC、并购重组等业务领域来说都是极具优势的技能点……退一步而言,即使是一般的法律业务,也并不一定意味着非法本同学没有自身优势,例如律所的客户往往涉及到各行各业,很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相关行业的知识。(例如经营者集中的申报中需要测算市场份额,那么,这个产品的市场是什么?特别是很多理工类行业,法学生往往一头雾水,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成本学习)所以,对于非法本的同学来说,面对就业,一方面当然需要夯实自身的法律基础,并注重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另一方面,则特别需要考虑发掘自身的背景优势,发挥出自己的特点。

  2.6 法学专业是否看重院校?简而言之:是的,无论是学术还是就业,都很看重。但是,好学校究竟是什么,其实也需要看未来的发展规划。如果是考公,目标单位是否会在意 985,双一流(落户还有国际排名)之类的要求?(有些法学强校并不一定是 985);如果是律所,最简单的办法:看顶级律所在哪所学校办宣讲会。如果是学术,那要看学校的师资力量(特别是你所想研究的具体领域的师资力量),当然,这个应该是研究生阶段着重考察的。如果以律师行业的就业情况来说,法学领域的院校档次可以这么分类:

  T1: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上交等顶尖综合性大学,及中国政法这样的顶尖专业性学校。

  T2:地区性顶尖综合性大学,如中山、浙大、武大、吉大、川大,及地区顶尖专业性学校,如华东政法、西南政法、中南财经政法。对外经贸、北外这样在语言能力、培养体系等方面有独特优势的学校,主要优势是英语好或者小语种。

  T3:偏理工科的 985 学校,如天大、北理工、北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五院四系」院校,如西北政法。T4:剩下的所有学校。之所以剩下的所有学校都归入

  T4,是因为头部律所的校招范围是非常窄的,应届生起薪 2 万 +、3 万 + 甚至更高的律所(外所、红圈、精品、地方豪强所等)每年只在有限的几所顶尖高校做宣讲,也往往只接收来自这些顶尖高校的简历。在头部律所的招聘竞争中前面 T1、T2、T3 的划分非常重要,头部律所之外的其实都差不多。传统的「五院四系」当然值得关注,但不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大学发展水平与状况变化很大。例如清华大学并不属于传统的「五院四系」,但近年来已经跻身一流,和北大、人大这些传统强校相比并无显著差异。此外,区域影响力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浙江只有浙大一所 985 院校,浙学院虽非「五院四系」,但对于目标在浙江就业的同学而言当然是好的选择。另外,院校与专业的选择也要综合考虑。例如对于考虑在西南地区发展的同学而言,西南政法大学固然是非常好的法学院校,但也需要考虑自己选择法律这条职业道路的决心是否坚定;四川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院校通常可以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3.1法学专业的就业法学专业的就业面很广,体制内可以去检察院、法院、银行、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证监会、银保监会等);体制外可以去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以及所有设立了法务部门的行业公司。在目前的背景下,法学专业就业有两点趋势需要注意:在某些复合性领域,法学 + 专业背景越来越重要,本科其他专业 + 法律硕士已成为趋势。法学就业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优秀的本科生从来不会缺少机会,但目前普遍要求硕士学位。下面分几条就业路径展开来谈。律师律师职业和影视剧中的形象差异极大,通常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故事。律师事务所通常会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外资律所、红圈所(现在也有金圈所的概念)-精品所-一线大所-地方强所等,外所、红圈与精品所通常需要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执业,对应届生可以给出 3 万一月左右的薪水,工作逐年晋升,在晋升为合伙人之前不需要考虑案源问题。如果一直留在律所最终要努力成为合伙人,离开则通常选择公司法务等。但与较高薪水对应的是超高的工作强度(996 真的是福报),以及工作对私人生活的侵夺。其他律所通常起薪较低,几千元一月是常态,收入的提升要靠自身积极主动获得案源。

  总体而言,律师收入方差较大,执业初期与后期差异也很大。从业务领域划分,可以分为争议解决律师(会上法庭或仲裁庭的),非诉律师(不上法庭和仲裁庭的,主要负责各种文件工作),非诉律师又会划分合规、并购、资本市场、银行金融、竞争法等不同领域。这些业务领域并无高下之分,要看个人兴趣以及职业发展规划。但是,这种复杂的业务划分通常只在一线城市中才有(业务量足够大),二线城市以下基本不会划分律师的业务领域(各种业务都要干),或者也只进行简单的划分(类似民法/刑法)。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律师行业里一个好的起点非常重要,但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律师是一个非常看重积累的行业,专业能力、为人处事、自身资源和一些特定的机遇才是决定一个律师所能达到高度的核心。即使不在光鲜亮丽的头部律所做一名「精英律师」,依然有很多律师可以稳定达到富足中产的年收入水平和优秀的专业高度。对于本科学历并不突出的法学生来说,考研是一条有效的翻身途径,一个好学校的硕士学历可以帮助你拿到头部律所的敲门砖,在这方面律所对第一学历的要求并不像金融行业那么高。

  此外,有一门突出的职业技能或专业背景非常加分,比如英语好、会小语种,可以匹配对语言能力要求高的涉外业务,或者有理工科、医药学背景,可以匹配专利等知识产权业务。语言类、机电信息类、生物医药类本科 + 法律硕士,可以在匹配需求的律所招聘中获得相当大的优势,这条路已经被实践所验证。法务法务通常是公司中后台岗位(不是盈利的部门),重要程度取决于公司对法务的重视程度。法务的发展前景基本与公司绑定,所以选择好的法务工作关键在于选择好的公司。相较于律师而言,法务通常拥有更稳定的薪水,即初期比顶级律所以外的律师高,但成长性较差。工作时间要看公司情况,但通常不会有严重的加班。因此,不少律师会因为工作生活平衡的考虑跳槽成为公司法务,也有一些公司法务为了追求更高收入而跳槽成为律师。体制近些年来进入体制愈发成为热潮。

  CQ9电子

  法学专业具有较为独特的优势。公安、检察院、法院,这是传统的法律人选择的方向,尤其以法检为最。体制内收入普遍不算高,但公法检一线办案人员比同级公务员收入略多。当然,近年来司法改革中,基层法院案件多、压力大,且需要经过多年锻炼才有希望进入员额成为法官,这也都是事实。除此之外,体制内多数单位对于法学生也是欢迎的,法学专业可报考的公务员岗位非常之多,在各专业中排行前列。其他由于法律是实务学科,最终走向学术道路的并不多。法学生如果想要成为学者,除却在法学素养上进行更扎实的锻炼外,可以参与挑战杯/本科生科研等项目,提前体验学术创作,之后读研读博发文章评职称,最终成为法学教授。法学生当然不必非要在法律岗位上从业。公司的管培生、新闻记者、中小学教师都是可能的选择,也有同学去投行、咨询公司做金融领域的工作。法学四年提供的专业教育,是技能而不是限制选择的束缚。……以上的讨论建立在一个基本的前提上:大家都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20-30%)。

  当然对于希望选择学术或从事公司法务工作的同学来说,这未必是必须,但有这个证书一定意味更多样的选择空间。和其他专业相比,法学专业所能够提供的优势更多是一种制度优势。对于想从事法律职业同学而言,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基本是最为必须的事项。现行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只有法学院出来的学生才能够考试。要么是本科就是法学院毕业的同学(法学双学位、法学辅修都不可以),要么就是非法本法硕(相当于研究生从法学院出来),否则的话便无法参加报名法学统一职业资格考试,很多法律相关的工作只有拿到这个职业资格考试证书之后才能够从事。法学院的制度优势是完全公开透明的,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涌入法律行业,法律行业也在快速膨胀和扩展,变得越来越卷。即使现在头部院校的学生,例如北大、清华的法学院学生,也面临着相当严重的就业压力,和往年不可同日而语。对于现在准备报考专业的同学而言,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当下的就业环境,也需要对四年后的就业环境有一个心理预期。

  3.2 本科毕业时的选择和其他专业一样,法学生在本科毕业时无非读研、出国、就业三条路径,不同之处在于其实务导向较强,因而本科就业人数较多。但是,由于本科阶段的学习仍然是框架性的,不少同学希望能够有更深入的研究;另外部分用人单位对于研究生学历有所要求,也有同学致力于学术,这都导致最终部分同学会选择进一步深造。读研硕士学位分为法学硕士(学硕)与法律硕士(专硕)。理论上,前者侧重学术训练,后者侧重专业锻炼,实际上差别不算特别显著。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都会划分分支领域,学生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读研的优势在于提升学历与学位水平,对法学有更深入的了解,获得工作前的两年或三年缓冲时间。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律师需要实践中培养,读研会丧失两年的工作经验。对于想要做学术的同学,读研几乎是必须。读研的方式无外乎保研(大三暑假至大四的九月份),考研(大四的十二月初试)两条路径。法学生如有意愿,应该结合自身学校与目标院校的政策提前规划。出国本科毕业的同学出国多数选择美国或英国的 LLM(法律硕士)学位,只需要 1 年左右的时间。由于时间短、且可以拓宽视野,广受欢迎。当然费用基本需要自付。有志于学术的同学更多会在研究生毕业后再考虑出国交换或读博。除美国、英国外,民商法与刑法方向的同学可能选择德国作为学习的目的地。对于有志于从事律师或法务的同学,并不一定非要本科毕业后立刻出国,工作若干年后再读 LLM 也是有很多先例的选择。

  3.3 法考与考公法考什么人能法考?首先要介绍一个背景:2018 年,从司法考试时代进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时代,即「司法考试/司考」变成了法考。这个背景下,报名门槛发生了变化,原来并不限制专业,但现在变成了法学院的特权。所以,对于 2018 年之后入学的同学而言,进入法学院是法考的前提(当然,可以本科进入,也可以研究生进入)。有没有例外?当然也有,比如「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2018 年之前的朋友可享受之前的待遇;或者从事法律相关工作满三年——但这其实也是一个悖论,在连法学学位都没有的情况下,找法律工作并不容易。更详细的信息,可以上司法部官网查看历年的报名要求与问答,写的还是很清楚。哪些工作需要法考?对于希望从事法律工作的人而言,法考其实是一个基本的门槛。很多工作会要求必须有证;更多工作会说有证的优先。

  以几种常见的工作为例:法官、检察官、从事部分行政业务的公务员需要通过法考;

  律师:诉讼律师都需要通过;非诉律师不是必须,但多数人都会通过——即使不打官司不上法庭,很多文件上也需要有证的律师签字,但真没通过也不影响做业务;

  而不需要法考的基本上只有一类:对于有志于做学术的朋友,通不通过确实影响不大。

  所以一句话总结:对法学生来说,当然也不是必须通过法考;但通过确实会在求职时更有利。法考很难吗?就通过率而论,确实不高。但这个绝对的数字其实意义不大。例如,每年都有不少人弃考。再如,不同的人群(法学院校的学生/上班族)通过率也不同。单纯盯住一个绝对的数字没有必要。法考的关键可能是找清楚自己的定位。其实对于任何法学院校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通过法考应该说都不是一件特别艰难的事情。主要的不同可能在于复习投入的差距。对于顶级的法学院校,可能大多数同学投入法考复习的时间并不会特别长(说白了半裸考也不罕见),但如果感觉自己法学基础并不扎实,那就当然应该早做准备。考公法学与公务员的关系实在并不好回答。

  主要原因在于,公务员这个词汇本身意味着太多含义,地域、岗位加以学校多重因素,并没有一成不变的答案。

  在岗位数量上,法学专业适配的岗位确实不少。一方面,政法口有诸多部门都有专门招募法学专业的岗位。尤其以法院、检察院为最。

  其余的,诸如公安、司法局、监狱等,也是对口的方向。此外,纪委监委,以及一般性的部门,对于法学生也都是比较欢迎的。这就导致在数量上,法学生所能报考的岗位并不算少。但对于想考公的同学来说,岗位数量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报考人数也是另一重考虑。法学其实历来都算是热门专业,全国各地的法学院、法学生人数也都不算少。

  此外,法学考公的优势也不是什么秘密,这就导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尝试进入到法律这个行业(从本科、研究生的分数线上可以观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学生考公也未必容易。从方法论的层面,对于面临高考后填报志愿的朋友们,过多考虑自己若干年后毕业考公容易与否可能并不划算。四年时间(或更长)时移世易,未来没人能说得准,例如教培的兴亡也就在几年时间。至于说法学生适合的岗位,只能说出于专业性的考虑,去检察院法院的人相对较多,其他岗位关键还是要看是否适合自己。

  若干年前,时任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苏力老师曾在新生典礼上发表过一段精彩的致辞,不妨以此作结:「法律是一个世俗但不庸俗的事业,法学是一个因其高度的实践性却因此具有神圣意味的学问。无疑,它需要勤奋,需要理想,需要天分,但更需要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对法学传统以及其他学科传统的理解和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你们会有失望,会有痛苦,会有困惑,甚至会有眼泪。但这就是生活。法学院会给你许多的,但请不要幻想,三年或四年的法学院生活可能给予你成为一位成功的法律人的一切。法学院给予你的,更多的将是一个个挑战。」

  作者:范同学,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硕士在读;部分就业信息由王律师补充,王律师是清华大学法律硕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中大型SUV可别乱买!口碑领先的30款:宝马X5第4,理想L8途昂上榜

  全国各大院校法硕招生情报站:包含法硕复试真题 法硕招生信息 法硕录取 最新调剂信息

  现役生涯至今场均25+仅7人:077&KD&大帝&LBJ&锡安&吹杨&利拉德

  T3出行CEO崔大勇:网约车市场远未饱和 2023年行业增速将超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