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导航
新闻资讯
分类
CQ9电子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甘肃最新发布!
发布日期:2023-05-07 19:44:52

  CQ9电子聚焦中小微企业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充分利用各类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参保人员、失业登记人员等数据库,按月将中小微企业新增参保人员数据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登记等数据进行比对,确定符合政策享受条件的单位和人员,主动联系推介政策内容。

  2.及时兑现补贴资金。进一步畅通企业吸纳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绿色通道”,大力推广“直补快办”业务经办模式,主动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兑现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做到随申请随确定随审核随发放。

  3.主动上门宣传政策。结合正在开展的“援企稳岗.服务千企”行动,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惠企利民政策宣传行活动,深入工业园区、企业厂区,主动上门发放政策清单、服务清单和经办机构清单,告知政策申请流程和经办渠道。推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和“陇原惠岗贷”融资业务,对吸纳就业多、稳岗效果好、用工规范的中小微企业予以资金扶持和低息优惠,支持企业加快发展、稳岗扩岗,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

  1. 加大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招聘力度。主动加强与组织、教育、科技、民政、国资等部门的对接协同,积极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录(聘)规模。全年力争实现事业单位招聘应届及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比例不低于80%。督促落实省属重点国有企业全年招聘高校毕业生5000人以上的目标。

  2.支持增加基层项目招聘数量。统筹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在指标分配上给予倾斜,支持各市州结合当地实际适当增加岗位,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吸纳就业。持续做好省政府“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民实事项目,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设立具有地方特色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项目,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流向基层、扎根基层、建设基层。积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扩大科研助理招聘规模,全年招聘700人以上。实施残疾高校毕业生就业项目,全年安置100人。会同民政、卫健等部门推进实施“城乡社区专项计划”、“村医专项计划”等相关项目,进一步充实基层工作人员力量,逐步解决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资源紧缺问题。

  3.加快招录、招聘进度。会同组织、卫健、团委等部门加快推进2023年机关、事业单位和“三支一扶”基层服务项目公开招录、招聘工作进度,提前拟定年度招录、招聘计划。积极推进省政府“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民实事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尽快发布招聘公告,及早组织考试。其中“三支一扶”计划和“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民实事项目在8月底前完成所有人员招募工作。

  1.持续优化创业服务。开展更加多元的创业指导、创业交流和创业进校园活动,通过组织实施创业项目展示、创业路演观摩、创业园区参观、创业能力提升训练营、创业实训等活动,开展创业导师面对面、企业家座谈、创业沙龙等互动交流,提供项目指导、风险评估、商业实战模拟等“沉浸式”体验,促进创意设计成果落地转化。持续优化创业环境,开通大学生创业登记“绿色通道”,为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持续提升创业能力,积极开展“马兰花创业培训”等各类培训服务,不断增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责任单位:各市州人社局,厅职建处、省高就办、省就创中心、省职业能力建设指导中心

  2.发挥赛事引领带动作用。主动搭建资源对接平台,结合实际打造本地特色创业活动品牌。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积极参加“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和各行业领域内各类创业赛事活动,提供项目与资金、技术、市场对接渠道,选树培育一批创业创新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责任单位:各市州人社局,厅职建处、省就创中心、省职业能力建设指导中心、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3.加大创业孵化支持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平台建设,及时落实省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补助,引导创业孵化基地、园区聚集各类创业创新服务资源,为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供政策代办、场地支持、创业指导、成果转化、跟踪扶持、咨询服务等一站式服务。

  1.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3-5月和9-11月,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会同教育部门和有关高校联合开展,重点组织线下招聘服务,提升品牌影响力,切实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提供精准对接服务。高校毕业生集中的城市每周至少举办一次专业性招聘、每月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招聘,失业青年较集中的市县要定期组织小型专场招聘会,进一步整合岗位资源进街道、进社区开展巡回招聘。

  2.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5-8月,会同有关部门牵头开展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脱贫劳动力和有招聘需求的各类用人单位为重点对象,搭建全省统一、多方联动的网络招聘平台,以优质高效服务助推稳就业保就业。通过开展行业性、区域性、群体性专场招聘,分行业组织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生活服务等专场,分区域次序推出14个市州及兰州新区特色专场,分群体组织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脱贫劳动力专场。

  责任单位:各市州人社局,厅市场处、省人力资源市场、省高就办、省劳务办、省就创中心

  3.开展全省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以2024届高校毕业生、往届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期满未就业人员为重点对象,组织发动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市场化就业服务。12月初,开展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甘肃站活动,逐校对接岗位需求,根据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学历层次、技能水平、就业意愿等,充分利用甘肃人才网有针对性归集发布岗位信息,做好信息筛查,精准识别岗位群体,提升人岗匹配效率。

  1.创新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会同教育等部门精心组织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行动,推动政策宣传、招聘服务、就业指导、创业服务、职业培训、困难帮扶等公共就业服务向校内延伸,逐月动态掌握毕业生就业落实情况、离校安排等,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动态清单,“一校一策”与高校对接,持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六进”校园活动,“点对点”把服务送到毕业生身边。同时在兰州市选取3所、其他市州各选择1所就业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的高校,组织人社厅长、局长、就业中心主任等结对帮扶,建立结对帮扶责任清单,定向开展送岗位、送资源、送政策、送服务等服务。

  责任单位:各市州人社局,省高就办、省就创中心、省人力资源市场、省职业能力建设指导中心、省人才中心

  2.加强档案传递接收服务。会同教育部门精心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接收服务专项行动,积极面向高校开展档案转递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主动对接辖区内邮政机要通讯寄递部门,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的接收、转递工作,确保机要通讯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EMS专用渠道畅通、便捷、安全。

  3.健全入校、驻校联系合作机制。建立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与高校就业机构常态化联系机制,支持与高校合作设立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为毕业生提供身边服务。

  1.做好未就业毕业生信息交接。主动对接教育部门和高校,建立健全人社、教育和各高校“三个一”信息对接台账,即“一周一统计、一月一汇总、一季度一交接”机制,确保7月底前全面完成未就业毕业生实名信息交接。

  2.完善实名制登记服务。综合运用“大就业”信息系统,进一步建全完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数据库,通过线上线下失业登记、业务经办、走访摸排等途径,将本地户籍和到本地求职的毕业生纳入登记范围,有针对性开展就业服务和帮扶。利用网站、客户端、APP等各类媒介和平台,提早公布服务渠道和政策包,6月底前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出一封公开信或服务公告,切实提高知晓度和覆盖面,方便毕业生查询求职就业信息。

  3.提供针对性就业帮扶。全面落实就业实名制帮扶要求,对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逐一联系,建立健全结对帮扶清单,详细了解求职意向和就业需求,“点对点”至少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

  1.实施青年就业培训计划。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对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驻外办事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及各地陇商会作用,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就业岗位较多的地区对接合作,持续开展省内东西部协作,主动掌握用工信息和产业需求,积极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式、嵌入式、定向式培训等方式,组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参加就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后就业率。组织企业新招用高校毕业生或在职青年职工等积极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给予每人每年5000元以上的学徒培养补贴。依托“鲁甘人力”“津甘技工”“西部海员”等技能人才东西协作品牌,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培养成为适合企业发展和岗位需要的技能人才。

  2.实施青年创业培训计划。加大青年创业支持力度,对有创业需求和培训愿望、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青年,结合适合创业的项目,重点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等培训。对处于创业初期的青年,结合区域专业市场对企业发展需求,重点开展以企业注册、税务登记、人员管理、资金管理、市场营销等企业经营管理等培训。对有意愿或已经从事电商业务的青年,重点开展网络创业培训项目等培训,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培养一批既懂理论又懂业务、会经营网店、能带头致富的复合型人才。

  3.实施青年新职业培训计划。鼓励对青年开展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职业技能培训,拓展学徒培训、技能研修、新职业和就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模式。立足青年特点,面向新职业、新技能和新就业形态,大力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全面开展培训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完善培训、就业、评价一体化服务机制,提高青年培训后就业率。

  4.实施青年职业技能竞赛计划。充分发挥竞赛带动作用,广泛组织青年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用。积极动员青年参加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甘肃省选拔赛,会同团省委组织青年参加2023年“振兴杯”暨全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会同省总工会组织青年职工参加2023年甘肃省百万职工职业素质提升等竞赛活动,对成绩优异的选手按规定晋升职业技能等级,符合条件的评定为“甘肃省技术能手”。

  1.大力实施见习岗位募集计划。以国家推进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为契机,按照多元募集、量质并重的原则,支持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政府投资项目、科研项目等设立见习岗位。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就业见习专项对接活动,通过进校园、专项服务活动、线上线下招聘等渠道,同步推出见习岗位,促进见习供需双方对接,提升见习对接成功率。全年重点开发科研类、技能类、管理类、社会服务类等就业见习岗位不少于1.5万个。

  2.提升信息化支撑能力。持续拓展“大就业”信息系统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升级就业见习专区,推动岗位共享、业务协同,打造见习单位申报、见习政策宣传、见习岗位查询的一站式服务,为见习人员和见习单位提供更加便捷地服务。

  3.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开展国家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及时选树一批高标准就业见习单位,积极动员企、事业见习单位参与创建,展示各地就业见习的成效经验和特色亮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见习工作水平提升,为促进高质量就业发挥更大作用。

  1.健全完善实名制台账。聚焦脱贫家庭、城乡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残疾等困难毕业生,依托“大就业”信息系统,全面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服务,做到人员底数清、基本信息清、服务需求清。

  2.分级分类开展就业帮扶。积极打造“就业零距离”帮扶援助服务品牌,聚焦脱贫家庭、城乡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残疾等困难毕业生,健立分级分类帮扶援助机制,做实专门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制定“一人一策”帮扶计划,对离校未就业的开展结对帮扶,优先提供岗位信息。通过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提供就业岗位信息、组织技能培训等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援助,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全力促进尽早实现就业。

  3.提供针对性公共就业服务。聚焦长期失业青年,通过失业登记数据库锁定服务对象,通过开设青年就业训练营和针对性开展职场体验、就业指导、人力资源市场参观、职业沙龙等就业服务活动,及时帮助他们接触职场、融入社会。

  1.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专项行动。6-7月份,组织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专项行动,依法打击“黑中介”、虚假招聘、售卖简历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治理滥用试用期、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支付工资及以招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非法劳务派遣等违规行为。督促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就业协议书,加大电子劳动合同推广力度,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就业权益。对存在就业歧视、欺诈等问题的用人单位,及时向高校毕业生发布警示提醒。

  2.加强普法和政策宣传。主动对接区域内所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宣讲课,主动进校园,送法送政策。充分利用网络招聘、直播带岗等时机,宣讲就业创业法规,利用官方抖音号、微信号等毕业生广泛使用的新兴媒体做好就业政策宣传,普及各类法律法规知识,以讲故事说案例的方式加深广大青年及高校毕业生的认识,在各类网络招聘平台设立普法专栏,增强高校毕业生法律意识。

  3.促进高效便捷流动。以深入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为契机,积极协调对接教育、邮政等部门,加快研究落实就业报到证取消后衔接工作安排,进一步强化信息共享和服务支撑,通过简化优化落户、档案转递、报到入职等手续,及时提供集体户口落户、社会保险转移接续等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实现更加便捷流动就业。

  责任单位:各市州人社局,省高就办、省人才中心、省人力资源市场、省社保中心

  ▌来源: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内容来自网络,兰州本地宝收集整理,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