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导航
新闻资讯
分类
CQ9电子“杂家”李凌
发布日期:2023-05-08 21:56:30

  “产教融合”、“双师型”教师是职教界的热点话题。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教授李凌从教以来就一只脚站在讲台,一只脚站在业界的前沿,一直走产教融合之路。他先后在山东和北京的3所不同学校任教,从中文、社会学、农学再到市场营销,不断跨界。谈到“双师”,李凌笑言自己太杂了,很难归类,简直就是“杂家”。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教授,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访问学者。先后任教于山东东营胜利油田师专、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2022年3月,54岁的李凌来到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教“营销管理”课,对他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不过,相对于全新的课程,学生才是他面临的更大挑战。

  李凌第一次上“销售能力综合训练”课,问了学生两个问题:你们最期望的是什么?最害怕的又是什么?学生给出的答案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最期望的是最后考试能合格,最害怕的是考试不合格——两个答案其实是一回事儿。

  这个班的不少学生是,入学时没有参加考试,有些人知识基础差,对学习没兴趣,极度缺乏自信心。

  “考试怎么会不合格呢?你们看,只要每节课你都来上,就能拿到20分;我布置的作业总分是50分,只要认线分;最后一项,我们强调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只要你能积极参与到团队中,又可以得10分……”李凌想尽量打消学生的顾虑与畏难情绪,这是他从之前的从教经历中总结出的经验。

  小Q毕业几年后告诉李凌自己上学时的感受:“李老师,那时候只有您把我们当人看。”李凌听了有些吃惊,问他:“哪个老师对你们不好啊?”这个学生想了想说:“有些老师对我们好,对我们客气,但感觉都是表面的。我从他们的眼神、语气里能感觉到他们内心深处是瞧不起我的。”

  小Q的话让李凌意识到,职校的孩子大多有一颗敏感的心,教师言行背后的东西他们都能了然于心。“职校教师的首要任务还真不是教给学生知识和技术,首先要唤起他们的自尊、自信。”

  十几年前,李凌和爱人陈老师从山东东营胜利油田师专来到北京工作。李凌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任教,陈老师则进入一所中职学校当教师,担任班主任。刚开始,陈老师每天回家一点好脸色也没有,因为中职生普遍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简直不知道怎么应对,做班主任压力非常大。

  “当时我想,一定要改变她,否则我和女儿也没有好日子过。”李凌告诉陈老师,每次开学后可以先去家访,家访不是去“告状”,而是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生活环境。此后,陈老师尽量给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一些物质上的帮助,节假日带着不能回家的学生一起玩,给外地的孩子提供实习的机会……

  李凌相信:只要你尊重学生,学生会懂得感恩。他的理念在这些学生身上得到了验证,陈老师班里的学生从来不惹事。

  李凌帮助陈老师设计班会课,文物修复专业的家长会全程由学生主持,他们从家里拿来一些破盘破碗,用所学技能现场修复。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会了这么多东西,有些家长激动得当场落泪,学生用自己的专业自信唤醒了父母的自信。

  李凌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曾做过一段时间学生工作,管理学生公寓。此前,公寓管理较为混乱,他提出“宿舍不只是睡觉的地方,也是进行德育的地方”“生活好了,学习才能好”。

  因此,李凌把所有宿管员、保洁员都变为德育教师,他亲自给宿管员、保洁员上课,教一些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和沟通技巧,让他们学会化解学生矛盾。同时,成立“学生宿管委员会”,像学生会一样让学生在生活中自治,也通过自治唤起学生的尊严感。

  宿舍里禁止学生乱贴乱画的初衷是好的,但学校派人到宿舍把学生的贴画都撕下来,结果是撕了再贴、贴了再撕,没能解决问题,反而激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李凌想了个办法,分四步走。

  第一步,带着学生学习各种宿舍规定,然后自查;第二步,要求各系清理违反规定的贴画,但清理时必须告知学生,保护并归还学生贴画;第三步,粉刷房间,让宿舍焕然一新;第四步,倡导健康的宿舍文化,引导学生在墙上贴合适的东西,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宿舍的墙壁“贴出品格和美”。

  有人称李凌为“牛皮纸教授”,因为他上课离不开牛皮纸,汽车的后备厢总是被一大卷牛皮纸及贴牛皮纸的板子塞得满满的。

  读书、听课、写作业、考试并非职校学生所长,而且这些常常使他们感到厌倦,因此李凌的教学尽量“绕开”上述四项,课堂上尽量少讲理论——他称之为“正确的废话”。

  李凌说,要切切实实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要教会他们做事,把事情做好,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他的课堂总是讨论式的,让学生展示。讨论什么?展示什么?每个环节都要想好。这个过程中牛皮纸必不可少,每个小组发一张,讨论过程中写写画画,学习的过程、思维和成果都会呈现在上面。最后上台展示时,一目了然。

  一学期的学习就是一个大的项目。全班分为5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由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小组长,招募人数相等的成员。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大家分工合作,发挥各人所长,最终的项目成果也是团队成果。

  2022年11月,“销售能力综合训练”课结业式——5个小组分别展示本学期的学习成果,内容包括项目报告书、现场展示说明等。

  结业现场,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和学院的领导、教师共同见证了学生的展示,并对展示结果进行打分。优胜小组和优秀个人获得荣誉证书和企业赞助的奖品。有的学生表现非常出色,企业负责人当场伸出橄榄枝——盛情邀请他们到该企业实习、就业。

  这些学生多数不善言谈,之前十几年的求学经历中几乎没有上台展示的机会。对他们来说,这次虽是挑战,但也是机会,他们格外珍惜。

  部队转业回来的学生赵宇鼓起勇气走上讲台,面对众多陌生人分享了自己在这门课上的收获,他非常激动,脸憋得通红——紧张而兴奋。即便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但这一幕也足以令他们终生难忘,获得了满满的尊严感和成就感。

  许多人说,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太难了,李凌说:“那还是因为你不相信学生。”

  在胜利油田师专任中文系办公室主任时,他创办了文秘专业,花了6万元建起“文秘专业实验室”,这大概算是该校最早的“实训基地”。实验室按照企业办公室的样子布置,有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电脑等。

  李凌对学生提出15个字的要求——站起来会说,坐下来会写,跑出去能做。当时他设计的实习项目包括一次见习和两次实习,一个月的见习主要看别人怎么做,实习则主要是记录反思,两次实习必须在不同性质的单位。

  李凌在胜利油田师专工作了10年,学校并没有多少经费支持教师外出学习,李凌就自费去,他自己买扫描仪、刻录机,从电视上录制剪辑各种教学资源,刻录了200多张光盘。

  回忆当初,李凌说:“那时不知道这叫什么,用现在的话说,这其实是我自己建立的教学资源库。”

  一次外出学习时,一个北京的老师说缺少文秘专业的教学资源,李凌主动提供了搜集的几百张光盘。

  这位老师觉得特别好,后来还请李凌来自己所在学校上课,于是李凌每周从山东来一次北京。这也为他来北京任教做了铺垫。

  4月19日,李凌为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农村实用人才做了一次“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实现路径”的培训,培训对象为霞云岭乡15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和致富带头人等,其中不乏当地的“牛人”。

  培训伊始,有几个学员处于游离状态,似乎在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李凌:我们参与过许多培训,你能讲出什么花样来?

  简短的开场白之后,每个小组领了一张牛皮纸,李凌让他们分别梳理霞云岭乡的旅游资源、现有企业,分析目前的机遇和风险、优势和劣势……梳理完毕,各小组上台展示。没想到,学员都有一肚子的话,有的说想法,有的“诉苦”。李凌一边用心倾听,一边把关键词写到小纸片上,贴在牛皮纸边缘,让问题越来越聚焦。

  CQ9电子

  李凌不仅对霞云岭乡的情况了如指掌,对房山区以及北京其他区域的情况也非常熟悉,北京郊区有多少属于山区,有哪些属于平原,有哪些涉农,这个区的民宿经营得怎样,那个区的农产品怎么营销的,这个乡的农家乐做得很红火,那个乡的红色旅游做成了精品……

  所以,学员们提出的多数问题李凌都能“接得住”,接住之后又把问题抛回去,这样来回几个回合,大家心里感觉越来越清晰。

  一位村支书坦言:“我参与过许多培训,但这样的形式还是第一次,很新鲜,很佩服李老师。”

  2016年开始,李凌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给“农民班”上过几年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授课对象是50岁以下的农民大学生。

  给这些人上课,必须对北京周边地区的特点很熟悉,对农业发展和政策也要熟悉。

  那几年,李凌天天开着车跑郊区,每年都超过几万公里。白天没空,那就下了班往农民地里跑,站在田间地头跟他们聊。

  有人说,农民班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职业,不需要规划。“给农民班上课,不是老师教给他们什么,而是让他们自己相互交流,发现自身的问题,再去解决问题。”李凌带着他们对自身情况进行梳理,梳理创业历程、自有资金、所在区域优势等。其中有个学生,每次上课时都会带着毛巾和针,课余时间给同学们按摩针灸。李凌建议他不要搞农业了,如今他的针灸推拿店开得很成功。这位学生笑言:“来农职院上课最大的收获就是听李老师的话,不搞农业。”后来,这些农民大学生有做培训的,有开书店的,也有做村支书的……

  这么多年,转换了许多工作岗位,李凌觉得研究职业教育不能不了解学生,因此他一直在上课,而且也一直进行教学改革。

  李凌上过许多专业的课——市场调查、客户管理、客户沟通、服务概论、物业管理……每教一门新课,他就在这一领域交朋友,并创造机会去实践。

  教物业管理,李凌很快就跟几十个物业经理、社区居委会主任、业委会主任等成了朋友。现在他已经成了社区治理专家,通过协商议事的方式帮助社区处理与老百姓的矛盾。

  这一过程中,李凌遵循4个原则:一是让老百姓说话,二是把老百姓的话当话,三是为老百姓办事,四是办老百姓想办的事。至今,他主持协商议事会化解了60多起社区矛盾。

  讲社区治理和物业管理,他上课布置的题目都来自真实案例,让学生扮演物业管理员,模拟真实情境去处理。很少有教师能像李凌一样有这么丰富的案例。

  小王想起李凌上课时曾给他们讲过类似的案例,李凌告诉学生,物业管理想解决问题,不是要管人而是要成就人。养花不是坏事,何不让爱养花的人跟小区的绿化工作结合起来?

  小王按照这个思路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李老师,我比研究生毕业的人升职都快。”小王高兴地给李凌打电话。

  无论是参与社区治理还是教学,李凌都遵循同一个理念,那就是对人的尊重。他也因此收获了学生的尊重与喜爱。

  有一次李凌上课,全班学生自动把手机都收了起来。督导处的教师巡课,发现竟然没有一个学生玩手机,“巡课以来,这还是第一次。”督导人员很惊讶。后来学生告诉李凌,他们怕自己玩手机影响学校对李凌的考核。得到学生如此“爱护”,应该是一个教师莫大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