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导航
新闻资讯
分类
国际商务人CQ9电子才培养坐上“一带一路”快车
发布日期:2023-10-12 20:44:23

  国际商务管理专业是我国为适应21世纪国际贸易发展需要、增强国家竞争力而设立的学科。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新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相关人才短缺的新挑战。培养国际商务管理人才需要专业对口的教师,目前我国开设高层次国际商务管理专业的院校不多,很多教师也非国际商务管理专业出身,而是由其他相近学科的老师转化而来,显然不能很好地适应“一带一路”建设对国际商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兰州财经大学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合作的国际商务管理专业双硕士培养项目,既是一次国内外合作教育的创新实践,也是国内高校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对国际商务管理跨境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有益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通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社会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尤其加入WTO以来,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稳定较快的增长使之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并对世界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国外贸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政策支持下,外贸行业人才的就业前景一片大好。随着商务活动越来越紧密地融入全球化进程当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表现卓越,GDP增长率居所有经济大国之首,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上升到2020年的17%,外贸总额从2001年的0.51万亿美元上升到2020年的4.65万亿美元,外贸总额位居世界第一。经济的强势发展和频繁的对外贸易往来对既擅长外语又精通国际贸易实务的国际商务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人才缺口问题日益凸显。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外贸企业500多万家。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数量不仅呈增长态势,且需求层次也向多元化发展,对人才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培养优秀的国际商务人才成为新的挑战。

  为满足新时代社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我国开设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培养层次的院校数量不断增加,该专业大多开设在经贸类院校,如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旨在培养具有开阔视野、扎实国际商务理论和实务及国际商法规则基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国际商务专业成为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开始扩大。

  在国际上,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世界第一贸易大国。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各国间外贸交易活动往来频繁,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国际商务、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企业的管理活动日益系统化、专业化,对管理人才的培养便有了多方面、高层次的要求。管理活动普遍存在着层级性,操作层、中间层和战略层的管理业务需要不同的专业化人才。根据我国产业发展和企业管理的现状分析,国际商务管理应以培养中、基层管理人才为主,毕业生应能作为实际工作中业务主管、部门经理等职位的后备人才,并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锻炼胜任这些岗位。

  师资队伍力量有限。培养国际商务管理人才需要专业对口的教师,但我国目前开设高层次国际商务管理专业的院校并不多,很多地方普通高校的国际商务管理教师大多是从其他相近专业的教师直接转化而来。以广东某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的任课教师为例,教授L是经济管理学博士,教授W是财务管理与资本市场管理学博士,讲师H为世界经济专业博士,讲师Z是金融学博士。许多任课老师几乎没有在企业工作或接受国际商务专业科班培养的经历,没有经过系统的实践训练。再加上一些老师安于现状,不愿深入企业一线学习,使得实操能力不强、经验不足,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大多只停留在课本上,难以引导学生有效实践,与实际外贸活动进行充分结合。这些都阻碍了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国际商务管理人才。

  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国际商务管理着重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不应该按照理论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应把教学重心放在实践教学上。而目前的教学方式普遍限于课堂上的理论讲解,缺乏通过团队合作进行实际案例模拟训练,不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有的高校还将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相混淆,未将两者区分开来。国内不少院校的国际商务管理专业在教学方式上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实践课程安排较少。在课程设置上,许多高校对于国际商务硕士的培养目标不是十分明确,以至于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并不完善,难以培养出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国际化商务人才。在教学内容上缺乏针对性,教学偏理论化且内容比较单一,大多教材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例如,“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量了解沿线国家商务环境、政治环境、历史文化等知识的国际商务人才,但既有教材关于这方面的介绍相对较少,致使学生难以通过课本拓展国际视野。第二,校企合作没有落到实处。虽然很多学校都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进入到公司或企业实训,合作仅限于参观或讲座方面,没有真正安排到专业对口的岗位进行实训。而企业亦未建设实习基地,使得学校的实习仅仅停留在模拟训练上。此外,学校外贸模拟实验室配置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足,仿真度不高,难以满足学生技能和素养训练的需求,而大多数企业的统一实训无法对国际商务专业进行特色化训练,使得实训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跨境人才培养与国内培养在教学理念上的区别。国际商务管理硕士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开展国际业务的相关流程,培养国际商务人才所需的各项能力,包括管理能力、组织能力、CQ9电子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以培养具有开阔视野、扎实国际商务理论和实务及国际商法基础,能较熟练地应用国际法规则、外语开展商务活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国内,该专业要求毕业生具备以下能力与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和方法,熟悉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国际商事活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本领,能运用计量、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其贸易政策和发展动态,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商务英语,能利用计算机和其他经济分析工具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而跨境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企业战略发展思维,授课过程中加入了大量世界知名企业运营案例分析,让学生拥有通过产品创新、过程创新、质量管理、产品链优化等方式方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创新思维,更早一步熟悉企业的商业运作,为企业中、基层管理部门培养后备人才。

  跨境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路径实践。兰州财经大学与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联合培养双硕士项目学制为两年,第一学年第一阶段(两个月)在兰州财经大学完成,共获得6个学分(两年所有课程共计132学分),其余时间在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学习;第二学年可选择在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或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就读一学期的课程,之后再回到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由俄罗斯和意大利/德国授予双硕士学位。德国和意大利均是世界贸易大国,且是制造业强国,选择在罗马第一大学或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进行第三学期的学业,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外贸市场中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差异,还可以培养学生根据不同市场环境切换运营战略的思维能力。

  跨境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经验和前景。本项目与国内课程设置的最大区别在于,学习内容重心偏向管理学,其主要课程设置为:数字经济中的商业生态系统;国际市场营销;国际价值创造;现代战略管理;商务英语;企业运营管理;财务管理;创新管理;计划和策略管理等。这一设置的优势在于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企业运营中的各个环节,毕业之后就业范围更加广泛。在第一学年末尾,学校会根据学生所选择的学期论文主题方向,为其选择合适的实习公司进行实训,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拥有将理论知识代入实际工作的宝贵经历。

  2019年-2022年,兰州财经大学与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联合培养双硕士项目已有两批共计41名学生参与学习,70%的学生为兰州财经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其余学生为其他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本科所读专业大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等经济类相关专业,个别学生所学专业与经济学无关,但凭着良好的外语基础和预科期间的努力学习,也顺利通过了入学考试。该项目第一批学生于2019年9月20日抵达圣彼得堡开启第二阶段学习,并已于2021年6月毕业,获得硕士学位。第二批学生及后续学生也逐步派出。

  兰州财经大学与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联合培养双硕士项目的举办,是国内社会对精通外语和国际商务高级人才需求日益旺盛的必然结果,也是高校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活动深入和国际交流活跃等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具体行动。

  从学校角度看,兰州财经大学的整体学科实力强,拥有10个甘肃省重点学科,其中包括统计学、法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也是在俄罗斯被公认的、在俄罗斯教育部提供的财经类大学名单上较好的财经教学与研究中心。两校强强联合下的项目也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学生的角度看,在俄罗斯留学的性价比高,且随着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巩固,中国企业正大量进入俄罗斯市场,需要一大批熟悉俄罗斯市场、具备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

  同时,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两校的共同努力。兰州财经大学副校长胡凯指出,双方学校学科背景相似,未来可在更多层面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多方面、全方位地加速国际教育资源跨国流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兰州财经大学作为中国西部省份为数不多的中外联合培养硕士的基地,建立的国际教育合作平台让教育走向双向国际化,该项目不仅开启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通道,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可以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传播使者,加强了两国学者间的交流,成为加快建设美好新甘肃的助推器。

  目前,我国正面临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等重大攻坚任务,急需一支服务商贸物流、金融财税、产业发展等领域的高层次经济管理类人才队伍。在此背景下,国际商务管理跨境人才培养项目将大有可为。(作者郭伟系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学术与出版专委会主任,杜永军系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会长)